法院下周復工「八成會亂」積壓逾千案 大狀憂難迅速回復正軌

法院下周復工「八成會亂」
積壓逾千案 大狀憂難迅速回復正軌

【肺炎大爆發】
【本報訊】武漢肺炎疫情持續令法庭至今停擺近一個月。司法機構昨宣佈將由下周一開始,分批重開各級法院辦事處以及恢復法庭程序,如無意外下月23日起回復正軌。有大狀認為,累積一個月的案件絕不容易解決,加上法官不是管理專才,又無先例可循,估計實際恢復運作時「八成會亂」。
記者:廖希呈 勞東來 袁楚楚

司法機構網站昨公佈下周一開始接納緊急文件存檔,各級法院亦會先進行必要的上訴及審訊等聆訊程序;接下來兩周,法庭登記處將分批重開。如情況許可,所有法院下月23日恢復正常運作。

到庭必須佩戴外科囗罩

司法機構又指,除非主審法官或司法人員另有指示,任何人士進入或逗留法院大樓時,包括聆訊期間,必須佩戴外科囗罩,否則會被拒絕進入大樓或被指令離開。

有大律師指,現時雖有復工的大方向,不過細節未清楚,相信司法機構還在觀望疫情。他認為以法院的特性,「停一兩個禮拜頂晒龍」,要解決一個月所累積的案件絕非易事。他舉例,案件重新排期需否上庭處理,仍是未知數;開庭必定時間緊湊,但隨時有突發情況影響進度,例如部份律師需要特別詳細地陳詞,而沒有律師代表的案件亦往往花費較多時間;遇上案件「撞期」,法庭如果不能遷就律師檔期,被告便可能要換律師。他指停擺產生的麻煩不易解決,「所以政府唔取消DSE(文憑試),唔係亂嚟㗎。」

不過,他指復工有期畢竟是好事,尤其對於家境不富裕的新紮刑事大狀而言,「起碼見到曙光」,因大律師通常在整宗刑事案結束後才收到錢,法院停擺有很大影響。

日前西九龍裁判法院主任裁判官羅德泉與同僚、主控官和當值律師商討,望法庭正常運作後首星期能處理所有停擺及主控期間積壓逾千宗案件,但有法律界人士擔心法院人手及設施配套未必足以應付,亦認為無法做到一天處理一周積壓的案件。

法庭停擺同時影響正還柙的被告,男友正被羈柙的Chris(化名)認為司法機構的公佈並不清晰,不知還要等候多久,望有明確指引。她指即使月內羈押人士申請保釋,其實只得少數獲批。另一名女士則稱兒子於去年10月被捕,還柙至今,兒子感到沮喪,「變相未審先坐」,若羈留時間比日後判刑長,「係咪政府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