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財年賣地中環新海濱最矚目

新財年賣地中環新海濱最矚目

【本報訊】發展局昨公佈新財政年度賣地計劃,當中將會推出15幅住宅用地及6幅商業用地,其中以中環新海濱3號商業地為焦點,料成另一幅矚目商業新地王,但市場目前估值偏向保守,估值上限約550億元。

首季僅推兩住宅項目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公佈下年度賣地計劃,2020至21年財政年度將有15幅住宅用地。首季僅推出兩個住宅項目,分別為鴨脷洲海傍項目及大埔馬窩路項目,涉約1,370伙,較本季的1,850伙少26%。不過是次焦點為商業用地,新設6幅用地,涉及最大總樓面893萬方呎,包括3幅啟德商業地、銅鑼灣加路連山道、東涌第57區及市場焦點中環新海濱3號用地。

黃偉綸指,雖然去年有兩幅商業用地流標,但並不代表去年商業用地成績不佳,當中中環新海濱3號商業用地,考慮到可以作為地標式設計,希望並非只是「有錢就可以投到」,因此以雙信封形式招標,包括設計及價格電子書,最後會視乎其設計「打分」,再決定中標得主。黃偉綸補充,2013年推出的黃竹坑醫院地皮,亦是曾以雙信封形式招標。

不過,萊坊主管林浩文認為,新財年賣地計劃沒有特別驚喜,賣地表上住宅地皮供應少,會影響兩至三年後的房屋供應。而疫情下商業地吸引力相對低,因為投資大又屬長期投資,要有強現金流的發展商才有能力入標,估計今年地價會向下調整10%至15%,如政府不能隨行就市,會有流標風險。他估計中環商業地雖然可建樓面為184萬方呎,但由於需要建設大型公眾空間,實際可能只有150多萬方呎,估計呎價為3.4萬元,總地價約549億元。

相反,戴德梁行蕭亮輝認為,政府今次推出的6幅商業用地料受發展商歡迎,其中中環新海濱3號及銅鑼灣加路連山道商業地會是美利道後於港島的焦點地皮,預計現時地皮鄰近持有寫字樓項目的發展商競投機會較大,新項目落成後將可與現存項目產生協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