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再啟動回購 無裁員計劃

渣打再啟動回購 無裁員計劃

【本報訊】繼去年啟動首次達10億元(美元.下同)股份回購後,渣打集團(2888)昨宣佈再回購5億元計劃,刺激午後開市股價一度彈升近4%,雖然今次回購規模較上次細,但大中華及北亞地區行政總裁洪丕正表示,集團若年內完成出售印尼Permata銀行權益,核心資本狀況又理想的話,進行另一輪回購的機會「係絕對有」,是次回購「不一定是今年唯一一次」。管理層亦重申,儘管宏觀環境挑戰不少,集團及本港都沒有節流裁員計劃。

去年度渣打基本稅前盈利為41.72億元,按年增加8.17%,大中華及北亞地區升2.66%至24.32億元,其中香港區按年升4%至17.05億元,繼續是集團盈利貢獻最大單一市場。董事會宣佈派發末期息每股0.2元,連中期息計全年派0.27元,按年升29%。渣打昨在港收報60港元,微升0.59%,倫敦開市後則徘徊57港元。

高盛認為,渣打去年第四季基本稅前盈利按年升4%至3.25億美元,遜於預期,但資本狀況優勝兼有回購支持,維持「買入」評級及80港元目標價;大摩則維持「減持」級別及63港元目標價。

截至去年底,渣打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CET1)降0.4個百分點至13.8%,有形股本回報率(RoTE)增1.3個百分點至6.4%,但集團及香港區信貸減值,分別按年增22%及95%。

未來或再有回購計劃

對於回購會否恒常化,洪丕正指集團CET1目標範圍是13%至14%,當有關比率處於區間內上游,「我哋有條件考慮回購」,渣打亦有信心保持盈利增長,「對未來再有股份回購,我們抱正面看法」。惟宏觀經濟欠佳,集團可能需較原訂(2021年或以前)稍長時間RoTE才達最少10%目標,疫情爆發對中港首季經濟增長及銀行收益帶來一定影響,他說今年壞賬或自去年低位回升,但相信對集團全年盈利影響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