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專欄提到,有患者因為疫情的影響,被迫留在家裏休息,反而對久久不癒的焦慮驚恐,起了正面的作用。不過,這類型的情況實屬少數,根據零三年沙士的經驗,疫症對於市民大眾情緒的影響,一般是負面的多,像上星期提到的患者,因禍得福的比較少,反而不少人因為擔心受到感染,又或是因為經濟出現困難,於疫情中長期受到情緒壓力。這些因為沙士疫情引起的情緒問題,於疫情過後,大家可以除下口罩重過正常生活時,有一部份並不會因而減退,到最後患者還是需要接受治療。
過往的經驗,因為疫情有關的打擊和壓力,最常見引起的是焦慮症和抑鬱症,另外,因為疫情而引起的強迫症也不少,有時因為當事人諱疾忌醫,一年半載後才向醫生求助。較零三年沙士相比,香港人今次對於疫情,有了過去的經驗,本來可以少一點恐懼,不過,新的冠狀病毒感染力較沙士強,而且,即使沒病徵的病人也可以散播病毒,變得防不勝防,增加了控疫的難度,如果疫情一直繼續下去的話,可能會像沙士一樣,對香港人的情緒健康,構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這段期間,我們要記得,抗疫雖然重要,但不要讓疫情佔據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盡量可能每天都要騰出時間,讓自己輕鬆一下減減壓,如果可以,在安全的情況下,出外走走,呼吸一下外面的空氣,也不要忘記自己喜歡的嗜好,盡可能繼續平時的興趣,不要讓疫症完全佔據了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另外,也可以多留意身邊家人和朋友,看看他們抗疫時,有沒有出現過度的焦慮和恐慌,有沒有出現睡不着或半夜醒的情況,會否因為長期困在家裏而引致負面情緒,在這段時間,無論洗手或清潔家居,一定較平時頻密,不過,要是出現過多或失控的情況,便要小心。雖然這段時間大家都會避免或減少出外,減少感染的風險,如非必要,都不會到診所求醫,不過,若失眠和情緒問題越來越嚴重,便要多加小心,要考慮及早治療,以防止病情惡化下去。
http://fb.me/1486drlee
李德誠 精神科專科醫生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