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監察」︰投資者視美法案為港命脈

「香港監察」︰投資者視美法案為港命脈

【本報訊】親北京陣營經常指香港勢遭上海、深圳等內地一線城市追過,人權組織「香港監察」發表報告指,香港作為中國唯一奉行普通法城市,對中國有着不可取替的地位,報告更引述多名商界持份者強調,《美國——香港政策法》對港十分重要,有投資者直言,若港失去根據《政策法》所享有獨立關稅區地位,將會是「香港末日的開始」。

報告舉出多項數據,指出香港為中國企業集資來源,自1997年以來,中國企業合共在港籌集3,350億元,港股通亦是西方投資者尋求進入中國大陸市場首選途徑,深圳及上海仍難以取代香港,並列舉七大香港較國內城市的優勝之處,包括更低稅率、經濟及資本管制較放鬆、英文作為官方語言、普通法制度更加透明和可靠、自由資訊,以及香港獨立關稅區地位,為美國和其他市場提供獨特的經貿通道。

香港監察總監Johnny Patterson表示,不能低估香港價值及中國政府要取代香港需付出的成本,認為不論上海或新加坡都不足以在不久的將來取代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倘失特殊地位末日開始

報告又引述一名國際銀行高級主管表示,《政策法》勢影響全球商業社會對香港的信心,「這會影響世界是否真的認為你是確實的特別行政區」,另一名國際銀行董事總經理亦指,《政策法》是美國對一國兩制的認可,吸引美國在港經商。另一名外派對沖基金經理強調,香港若失去根據《政策法》享有的特殊地位,是「香港末日的開始」,將重創香港經濟。

報告分別向中國及港府提建議,指中央應視香港自由和法治為優先考慮,鼓勵港府進行政治改革、普及選舉權,解決造成香港動亂根本問題,亦建議港府維護法治和基本自由、進行政治改革,針對公安條例等進行法律改革及對反修例風波進行獨立調查。
■記者梁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