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蚊係咪人血饅頭?自由撰稿人 - 徐然

一萬蚊係咪人血饅頭?
自由撰稿人 - 徐然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擬向18歲以上市民派發一萬蚊。林鄭從來唔認同全民派錢,更加睇唔起鬍鬚曾,寧願花幾億行政費都要向「個別人士」派4,000蚊,堅持要「適度有為」。前幾年庫房水浸,講親派錢林鄭就一定會大條道理咁搬《基本法》107條出嚟,話財政預算要遵守量入為出、審慎理財嘅原則。今日呢啲所謂「原則」突然可以拋諸腦後,批出過千億嘅赤字預算案。

所以,今次全民派錢某程度上係林鄭政權跪低,亦代表佢同佢背後嘅中央藥石亂投,受極大壓力所致。呢一萬蚊唔係因為做順民,相信政府、支持中央先有。相反,冇上年嘅反送中運動加疫情擴散加區選大敗加嚟緊9月立法會選舉,林鄭一定唔會直接派錢買票助選。林鄭政府民望淨值破晒紀錄新低,壓力越大越要派錢紓緩民怨。諗番八個月嚟,超過7,000人被捕,無數爆頭流血、流亡海外、浮屍墮樓,陳彥霖、周梓樂慘死,講呢一萬蚊係「人血饅頭」絕不為過。

「壞孩子先有糖吃」,呢一萬蚊係抗爭同攬炒下嘅果實。如果想要更多嘅果實,根據呢個邏輯,做法係要更加壯大反對聲勢,迫使政府開庫買票;而唔係做順民,收咗錢之後偃旗息鼓。呢個邏輯,放於黃藍皆准,建制派呢方面嘅手段尤其純熟。

政府嘅根本角色係資源再分配,全民派錢最唔使用腦同技巧,亦都唔值班高官每個月幾十萬人工。向香港人收稅再派錢叫「均富」,唔係叫「施政」,本來唔值得鼓勵。不過,大家對呢個政府已無任何寄望,香港人習慣自救,啲錢留番係自己荷包,總好過包銷口罩利益輸送工聯會、繞過招標程序送畀中資機構,幾個月嚟林鄭加加埋埋都派咗超過600億,有幾多真正落係香港人手?

資助抗爭 支持黃店

庫房啲錢本身就係香港納稅人嘅錢,𠵱家派番畀香港人,叫「回水」,連多謝都唔使講聲,袋得心安理得、理直氣壯。政府派錢最想嘅就係收買民心同刺激經濟,所以呢一萬蚊本質係咪「人血饅頭」唔係最重要,點用呢一萬蚊令到林鄭政權唔可以得逞,唔好辜負手足嘅犧牲先係最重要。

如果有餘錢嘅,可以用呢一萬蚊資助同路人,捐畀民間抗暴基金、資助台灣流亡手足。一萬人捐已經有一億,多過612基金,足以彌補星火被凍結嘅7,000萬捐款。

喺資本主義社會,金錢就係力量。𠵱家難得林鄭打本,冇理由唔集腋成裘,增強抗爭力量。沈旭暉教授之前提倡「海外主權基金」,如果有200萬人將呢一萬蚊集合埋一齊,已經可以組成一個200億嘅基金,係國際嘅議價、迴旋能力將會大增。

另一方面,將呢200億留喺「黃色經濟圈」入面消費,其衍生出嚟嘅邊際利益將會非常可觀,足以令一眾喺疫情下苦苦支撐嘅黃色商戶度過時艱。再保守啲,將筆錢轉做美金,儲起佢,積穀防饑;或者將錢消費喺海外,一蚊都唔留喺香港經濟體系,刺激唔到本地經濟,實行攬炒。

不過回水還回水,如果要批多200幾億畀蒙面武裝分子買武器開OT,倒不如堅持攬炒,寧為玉碎,不作瓦全。一萬蚊比起血海深仇,其實好廉價。

徐然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