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肺炎疫情打擊經濟,惟政府未有宣佈減辣,有學者預期成交量會先回升,業界則預期樓價調整後,有望出現「報復式」反彈。
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預計,樓價會繼續回落,但成交量會回升。
他解釋,市民會逐步適應,而且剛性需求存在,疫情只是放緩買家入市步伐,他預計今年樓市交投量逐步回升,但業主仍對樓市持悲觀態度,叫價不敢進取,成交價持續下跌。莊又指港府即使派發現金,市民也未必願意外出消費,即時作用不大。
疫情後料出現反彈
利嘉閣地產總裁廖偉強表示,預算案對樓市實際着墨不多,當中推出「定息按揭貸款試驗計劃」,料可加強市民入市意欲及信心,減少面對利率波動的風險。
他續指,目前樓市主要受疫情影響,預期首季樓價將較受壓,3月底前樓價仍偏軟向下,期望4月中後會逐步回穩,估計樓價由高位累積跌幅達5%至8%。不過,一旦疫情結束,積聚的購買力將顯著爆發,屆時樓價升幅將蓋過相關跌幅,全年樓價料仍有機會累升3%至5%。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財政預算案沒對樓市推出任何管理需求措施,一再確認政府不撤辣方向明確,態度仍是壓抑需求為主,不希望樓價攀升。而疫情打擊下,短期內樓價下行趨勢不變,料尋底後交投量有望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