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旅遊業受去年反送中示威及武漢肺炎疫情夾擊陷冰河時期,政府消息指,業界受疫情影響更顯著,2月份入境旅客人數按年大跌九成,政府額外撥款近八億元予相關機構,待疫情過後宣傳香港。
前線處境刻不容緩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表示,旅遊服務輸出受本地暴力衝擊事件影響急挫,導致服務輸出全年下跌10.4%,是有記錄以來最大年度跌幅。
不過政府消息指,疫情對旅遊業影響更為顯著。預算案宣佈向旅發局額外撥款7.65億元重塑旅遊形象和恢復旅客訪港信心,另向旅遊事務署撥款2,600萬元支援和推廣旅遊業,合共7.91億元,其中2.77億元用以推廣盛事旅遊即七人欖球賽等活動,消息指一切宣傳需待疫情過後才能啟動,拒絕透露有何盛事磋商中。
有2.26億元用於香港旅遊品牌推廣計劃,夥拍國際媒體及電子平台推廣;1.71億元用於會展獎勵及郵輪旅遊推廣,留住這類流動性比一般旅客更大的高增值旅客,政府亦會向郵輪公司及碼頭商戶提供額外半年的收費或租金減免;1.17億元則會支援業界去海外宣傳等。
旅發局獲得的額外撥款較去年飆逾一倍,令可動用資金高達15億元,旅發局主席彭耀佳料當疫情減退,亞洲市場競爭將加劇,故需更多資源作全球推廣。
立法會旅遊界議員姚思榮認為措施仍有不足,應減免酒店利得稅、差餉地租及航空公司停泊費、牌照費等。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副教授尹振英認為,若旅發局屆時能率先搶到國際熱門活動主辦權,吸引過夜旅客,相信能在亞洲區加強盛事之都的形象,不過長遠策略是改變客源組合,以往訪港旅客有八成來自內地,當爆發示威和疫情便痛擊旅遊業,業界未來需多推廣本土文化、深度遊等,找回自身優點。
香港旅遊業革新總工會代表林先生指,七億元宣傳是後話,刻下業內不少同工1月開始已放無薪假期5至14日不等,「捱唔捱得過呢幾個月都係問題,拎七億去做宣傳都係疫情之後嘅事,又唔係直接落到業界或社會,何不直接加碼紓緩業界壓力先?」他認為政府抗疫基金資助每間旅行社八萬元,款項可強制僱主先支付員工薪金,「起碼幫工人捱過呢個業界寒冬」。
■記者袁楚雙、鄧溢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