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交所(388)業績略遜預期,去年盈利按年僅升0.8%至93.91億元。面對武漢肺炎疫情,行政總裁李小加稱今年「開年不順」,上半年新股市場有重大影響,更預告今年中港兩地互聯互通政策上未必有大變化,又形容今年「不尋常」——內地疫情、經濟放慢和美國總統選舉下,可預期今年非常波動。
記者:李嘉茹
港交所去年收入按年增長3%至163.11億元,主要是滬深港通收入創新高,但現貨市場及衍生產品市場成交量減少有所抵銷,當中股本證券產品、衍生權證、牛熊證及權證平均每日成交金下跌逾兩成;債券通則錄得強勁增長,增1.97倍至107億元人民幣。期內盈利按年升0.8%至93.91億元,每股盈利7.49元,第二次中期息減少3%至2.99元。
坦言上半年IPO放緩
去年新上市公司183家,受阿里巴巴(9988)回港第二上市帶挈,共集資3,142億元,按年增長8%,令港交所奪得全球新股集資王寶座,惟今年似乎難以樂觀。李小加下午主持業績會時表示,目前武漢肺炎疫情存在不確定性,故對經濟及金融市場的衝擊程度仍是未知之數。他坦言首次公開募股(IPO)有明顯放緩,對上半年新股市場有一定影響,惟他樂觀表示,「以往大部份IPO都在下半年完成,加上市場韌性很強。」
對於在香港作第二上市的「同股不同權」公司阿里巴巴暫時無法納入港股通,李小加只重申是時間問題,會繼續與相關持份者及中證監溝通以尋求共識。他坦承今年在互聯互通政策上未必有大變化,惟在現有渠道上可積極增加成交量。
李小加又指,港交所未來增長動力將來自FICC業務(定息及貨幣產品、大宗商品),透過複製股票通業務的成功模式,並善用科技,把握中國經濟高度數字化帶來的機遇,大宗商品業務初見成績。他續稱,港交所會繼續拓展海外市場,雖然記者多次問到是否已有收購計劃,李小加直言無可奉告,只要時機合適便會去馬。
績後獲普遍券商看好
港交所近期頻繁出現人事變動,而早前史美倫稱李小加的任期很難說,被問及人員調整是否會繼續,李小加表示過去十年人員變動一直都有,「越變越好,越變越強,未來仍繼續變。」
港交所業績公佈後,券商普遍看好。高盛指,MSCI中國A股指數期貨即將推出,以及市場反彈導致交投量增加,目標價由255元微調至260元,維持「中性」評級。花旗看得較淡,維持「沽售」評級,目標價220元。港交所昨收報259.8元,跌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