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預算案回水一萬元措施預計最快今年8月兌現,方式與2011年6,000元計劃相若,合資格人士需要登記,政府會透過銀行戶口或支票付錢。預計回水計劃行政費用高達10億,有立法會議員質疑政府「大花筒」。
記者:陳詠恩
財政司長陳茂波昨日宣佈一系列減稅減差餉措施,同時宣佈向全港18歲或以上永久性居民回水一萬元,已移民海外的香港人亦有份,目標最快於暑期陸續派出。消息指,合資格人士必須在明年3月31日時,年滿18歲及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資格,合資格人士需要先登記,可透過網上及具體表格形式提交資料,登記最後限期會為明年底。政府將透過本地銀行戶口及以支票形式,向市民發放款項。
陳茂波在記者會上解釋,採用現金分享而非消費券,因為希望錢盡快到市民手,由於未曾做過消費券,手續較繁複又要顧及防偽,故措施越簡單快捷越好,現金較能照顧所有人的需要。
最快8月開始派
消息人士補充,一萬元現金最快8月開始派,政府已為派錢做了前期準備,現開始與銀行商討,由於銀行需設立系統與政府派錢系統對接,因上次派錢時所收集的資料已銷毀,2011年設立的系統今次不再適用。
對於政黨建議抽出派錢撥款,提早交立法會審議,可加快派錢,政府消息人士稱對加快派錢作用不大,因銀行設立系統要數月,再加上要測試,實際派錢時間不會變快;至於會否分流申請,目前仍未有具體申請細節。
陳茂波指,發放現金計劃總支出為710億,受惠人數約700萬人,行政費約10億。立法會議員尹兆堅行政費甚高,認為政府早已掌握香港居民資料,銀行只需核實合資格人士身份與銀行資料相符,便可轉賬或郵寄支票,工作並不繁複,「定係政府慣常做大花筒,篤大數,等佢地財政預鬆啲,無論佢哋點花錢浪費都唔覺眼,否則要上返立法會咁麻煩,我覺得佢哋心態係咁」。
今次不派錢給未取得永久居民資格的新來港人士,消息人士表示,已跟關愛基金商討,研究是否由基金處理新來港低放入人士,措施獲特首支持。新移民互助會批評政府忽視約20萬在香港一起努力的新移民的需要,這些新移民有來自外國及內地的人士,大多是女性,大多因與港人結婚而移居香港,一直默默在香港努力工作及照顧香港家庭,而且是基層打工仔。該組織炮轟港府違反國際人權公約,歧視出身不同的人士,不利香港發展。
金管局發言人回覆查詢說,在有關派錢措施於財政預算案公佈後,政府立即邀請了銀行代表在2月27日參與政府的簡介會,介紹計劃的內容,局方會積極協調及促進政府與銀行業界的溝通及合作,希望銀行業全力支持,讓市民能盡快收到款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