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研重開 冀一日處理一周積案

法院研重開 冀一日處理一周積案

【本報訊】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司法機構維持有限度服務,逾千宗案件遭延誤。據了解,司法機構早前開會商討法院恢復運作後的聆訊安排,打算待政府取消公務員「在家工作」一星期後,全面恢復各級法院的運作;同時希望在恢復運作後一星期內,處理所有積壓的舊案件。有大律師表示「舉腳贊成」,認為有需要「特事特辦」,但亦有大狀坦言有數得計,根本無法用一天處理一周積壓的案件。

律師憂人手難應付

有傳政府打算下周一(3月2日)起逐步恢復公共服務。消息指,日前西九龍裁判法院主任裁判官羅德泉與同僚、主控官及當值律師等開會,商討裁判法院處理堆積案件的安排。初步建議包括積壓的審訊案件一律延至4月中後才開審,控辯雙方須先「夾檔期」。法院恢復正常運作後,所有法庭都用作「答辯庭」,首個周一會處理法院暫停運作的首星期積壓的舊案,周二則處理第二星期的舊案,餘此類推,務求在一周內處理所有積壓的舊案。但有主控官及當值律師擔心,法院人手及設施配套未必足以應付。有意見指法庭應優先處理還柙案件。

有大狀坦言,認為無法做到一天處理一周積壓的案件。他舉例稱,西九龍裁判法院一庭平均每天處理60宗案,一周就有300宗。「當佢哋咁叻仔,逐單一早問定會PG(認罪)定PNG(不認罪),然後分流,其中有100單認,分去其他庭處理,剩二百單喺度再排期,仲未計法庭朝早開庭前嘅paper work(文書工作),有時要到10點幾11點至開庭,咁點做?」他估計,一庭每日最多只可處理大約兩至三日的積壓案件。

有律政司檢控官認為,預計到時上庭也只是「鞠個躬」,為案件再排期,據他所知,不少案件已安排呈交文件方式排期代替上庭。
■記者劉偉琪、蔡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