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貫通香港與大灣區的高鐵,被指是散播武漢肺炎元凶之一,但林鄭月娥政府仍對這個大計念念不忘,連同一帶一路概念,預算案花了近1,300字交代。有團體批評預算案對大灣區措施的表述太空泛,更直指港府以內地利益先行,令人失望及憤怒。
團體斥預算案開支神秘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財政預算案提及大灣區時表示,位處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首批土地的處理工程進展良好,政府將會適時向立法會申請撥款,以展開第一期主體工程及第一批樓宇建造工程。陳茂波又提及一帶一路倡議,指政府會繼續積極支持香港企業和專業服務界別與內地企業一同「走出去」。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認為,財政預算案一帶一路和大灣區的部份內容空泛,相關開支散落在創科、交通基建、土地規劃和政制及內地事等部份,「但佢只係寫一句加強緊密聯繫,就交代咗個開支,對於市民嚟講係唔合格」。近年的預算案有基金化趨勢,政府愛將某部份功能交予半公營的「小金庫」,「科學園先係大灣區嘅旗手,但政府撥咗嚿錢,我哋唔知點樣用錢,就更加神秘」。
立法會議員郭家麒則批評,政府對一帶一路和大灣區死心不息,今年正值社會氣氛不佳和疫情肆虐,政府未有大動作,但日後有機會定必會將港人血汗錢輸送予大灣區,「高鐵889億(元),港珠澳橋1,200億(元),我睇唔到對香港人有乜好處,之後一萬億(元)東大嶼先係戲肉,完全係倒錢落海」,港府內地利益先行,令人憤怒和失望。
■記者曾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