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專題】教育機構遇寒冬嘆網上授課難成趨勢

【財經專題】教育機構遇寒冬
嘆網上授課難成趨勢

武漢肺炎擴散,教育局宣佈進一步停課至4月19日,家長大失預算之餘,教育行業亦深受打擊。著名補習社於爆疫後的學生人數銳挫兩成,需裁減兩成後勤職員節流;街坊補習社面臨突如其來寒冬,負責人「交租都唔夠錢」。不過有成人教育中心與移民機構合作,搞升學移民講座幫補收入,希望在「疫市」中闖出血路。

本身為3間中小學校董、在教育界打滾多年的現代持續教育中心校監潘俊彥透露,受累復課無期,全港800多間幼稚園或託管機構,已被大量家長申請退學,恐怕至少到4月都是「零收入」,預告「一啲冇實力機構會出現倒閉潮」。

潘俊彥指,教育局宣佈停課後,現代持續教育中心旗下課程已暫停面對面授課,並安排導師透過視訊工具Zoom,為學生提供實時遙距課堂。由於中心提供常規日校課程,與中學文憑試掛鈎,在考試如期舉行下,未見大量學生退學。

補習社處境則艱難得多,他指即使推出網上直播課程留客,學生仍大減兩成,收入亦削逾20%,需裁減兩成後勤節流。潘認為香港地方小,學生習慣親身到補習社上課,對網上授課接受程度「落後大陸5至10年」,即使疫情迫使補習社「變陣」,恐怕仍難成趨勢。

教育局宣佈停課後,部份課程已提供實時遙距課堂。

搞移民講座幫補收入

潘俊彥稱,要在疫市生存,惟有不服輸,作為私人機構,「有啲位係可以變相上堂」,例如與移民機構合辦海外教育移民講座,他透露最近舉辦的幾個講座反應熱烈,是因為港人對政府不信任,「你睇良民證申請數字創新高,個個都想走」。他直言,經歷去年社運後,如果政府成功抗疫,會是加分好機會,豈料官員表現拙劣,更影響業界生計,令「最和理非的教育界都要反佢」。

抵抗力較弱的小型補習社,處境水深火熱。於西營盤及北角經營補習社、為小學及初中生提供功課輔導班的冼小姐透露,停課後已接近零收入,雖然補習社行政開支不高,導師「有返工才出糧」,但因租金不菲,「上個月蝕到現時」。不過補習社開業不久,她情願繼續艱苦經營,希望復課後生意回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