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大爆發】
【本報訊】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24日通過全面禁食野味決議,深圳市人大次日隨即公佈立法草案,具體列出黑(禁食)白(可食)名單;白名單包括10種日常食用的禽畜及水產,包括豬、牛、羊、魚蝦等。其他野生及人工飼養動物如狗、貓、龜、水魚、蛇、田雞、蝙蝠及穿山甲等全部禁食,違者將可罰2,000至5萬元人民幣(下同.約2,221至5.6萬港元)。草案昨公佈徵求社會意見,預計本年度通過推行。
今次武漢肺炎與2003年沙士,官方都歸咎與野味有關。全國人大24日通過決議全面禁食野味,但無具體項目。深圳人大25日跟進,公佈該市全面禁止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草案共23條,對禁食及可食野味作具體規定。其中可食有兩大類,一類是國人日常所食10種家禽家畜,包括豬、牛、羊、驢、兔、雞、鴨、鵝、鴿、鵪鶉;二類是法規未禁止的海味水產,如魚、蝦、蟹及貝殼類動物等。
重創內地養殖業
深圳法工委解釋,白名單範圍已包涵絕大多數食用動物類型,不會對民眾飲食習慣造成影響。現時不少常吃的補品都屬野生動物副產品,如蜂蜜、燕窩及雪蛤膏等,官稱它們「已被公眾廣泛接受,並具有較成熟的檢驗檢疫標準」,故屬可食範疇。而外界關注的禁食名單,草案主要列出內地法例保護的野生動物,以及野外繁殖的物種。換言之,蝙蝠、穿山甲等野味一律遭禁食。
較具爭議是,早前全國人大已決定54種人工繁殖的野生動物禁食,包括14種獸類、25種鳥類、6種爬行類、4種兩棲類、1種蛛類、3種昆蟲類及1種多足類,並明確禁食果子狸、中華鱉(水魚)等常見野味,今次深圳加碼,將南方人常食的蛇、鱉、水魚、田雞等加入禁食名單。深圳人大法工委解釋,這些動物具有疫病傳播風險,且無法保證食用安全性,故列入黑名單。但外界質疑深圳當局如此一刀切做法,將重創內地養殖業。
至於目前有不少野味都用作藥材使用,如鹿茸等,官稱要「遵守有關藥品管理的法律及法規」,相關條例涉及野味只有「保護野生藥材及中藥品種」。草案同時明列懲罰條款,若違反規定食用者,個人食客將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若組織食用,則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深圳該法預計今年內將通過推行。外界質疑執法力度有限,可能形同虛設。
港蛇店︰貨源99%來自東南亞
不少港人有北上深圳食野味習慣,深圳擬推新規或影響港人消費傳統。香港「蛇王協」負責人周嘉玲向本報記者稱,本港99%食用蛇來自東南亞,故就算深圳禁售活蛇,亦不會對本港食客造成太大影響。《蘋果》記者昨走訪元朗多個街市發現無水魚出售,有檔主稱主因受大陸封關影響,沒有來貨。雞鴨檔也無新鮮鵪鶉出售,只有冰鮮貨,兩隻88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