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當前 削醫療撥款升幅

大疫當前 削醫療撥款升幅

【財政預算案2020-21】

【本報訊】武漢肺炎爆發,特首林鄭月娥抗疫不力,更被指引病毒入關,導致瘟疫在港蔓延,惟預算案向醫管局的撥款升幅卻小於去年。財政預算案下年度向醫管局增撥41億元,總數達766億元。醫管局亦提出五大措施挽留人才,包括增加200個晉升至顧問醫生的機會、安排退休醫生以合約形式留任至65歲等,涉及金額將在五年後逐步提升至12億元。業界炮轟措施,指醫管局未有針對現時「肥上瘦下」的問題,忽略人手流失最嚴重的中層醫護,更懷疑將措施用作懲罰早前參與罷工促請全面封關的醫護。
記者:何家朗

武漢肺炎疫情在港爆發,惟預算案向醫管局撥款升幅卻小於去年;圖為早前一名染疫老婦送院。

特區政府下年度將會向醫管局批出750億元撥款,作為恒常撥款,較今年度多36億元,當中6億元為額外撥款,用作增加人手,藉以推行新措施及加強服務,升幅5%。

連同用作購置醫療設備的16億元單次撥款,醫管局一共獲得766億元撥款。不過,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財政預算案演辭玩數字遊戲,將今年的預算撥款與2017/18年度作出比較,聲稱增加撥款達35%,憑空變出額外的30%增幅。

辯稱已批出47億抗疫

翻查資料,去年財政預算案向醫管局的總撥款增加55億元,升幅達8.5%。換言之,雖然今年醫管局撥款仍然是有所增加,但增撥的金額及升幅卻小於去年的財政預算案。政府消息人士辯稱,有關撥款金額不可以直接比較,因為每年撥款會按照醫管局的需求釐定,並沒有硬性規定每年須增加多少撥款,又指出特區政府已經批出47億元撥款,專門用作抗疫用途,否認撥款的總額受到武漢肺炎疫情所影響,強調醫管局會獲得足夠的資源維持運作。

針對近年公立醫院醫護人手流失問題嚴重,醫管局將會耗資5.6億元,推出五大措施挽留人才,當中包括增加由副顧問醫生晉升至顧問醫生的機會、安排即將退休的醫生以合約形式留任至65歲、提供專科護士每月津貼、提高支援人員待遇及增聘海外醫生。首三項措施下年度將涉及1.6億元,並將於2025/26年度增至約12億元。

政府消息指出,醫管局將會於五年內逐步提供共200個晉升至顧問醫生的機會,退休醫生留任安排則仍然在商議當中,預料會提供有彈性合約年期,如先簽兩年或三年合約,屆滿後再續簽餘下的年期。

林鄭拒絕全面封關觸發醫護罷工,醫管局的留人措施被指有心懲罰前線。

挽留醫護變相趕中層

然而,醫管局相關措施不受到業界歡迎。公共醫療醫生協會主席馬仲儀指出,現時公立醫院中層人員的流失問題最為嚴重,他們必須等待高層自然流失,才能夠晉升,而推延退休年齡,更變相剝奪醫護的升遷機會,實質上是無法挽留人才的「趕人走措施」,已有前線醫生反映對醫管局提出的措施感到憤怒。

馬仲儀指出,中層醫護與醫管局最不咬弦,當中不少人曾經參與月初的罷工行動,質疑醫管局未有針對挽留,更有意藉措施懲罰「唔聽話」的前線醫護。

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陳沛然亦在個人網誌上表示,醫管局現時面臨人手問題,原因是「肥上瘦下、架構臃腫、將多兵少」,暗指醫管局提出的措施無助解決現有的問題。

陳沛然建議訂立機制調整醫管局HA2編制員工的每月固定津貼,以挽留富經驗的中層醫護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