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法老」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逝世

「最後法老」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逝世

鐵腕掌管埃及近30年,有「最後法老」 之稱的前總統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昨日逝世,終年91歲。避過多場暗殺的他,擁有強人形象;但一場阿拉伯之春示威成功撼動了他的勢力,把埃及強權專制且貪腐為患的穆巴拉克時代寫進歷史。

阿拉伯之春終結專權

穆巴拉克晚年大多時間糾纏於貪污和串謀或唆使謀殺示威者案,要軟禁在開羅一家軍事醫院。他三年前才獲釋,返回開羅東部的寓所居住。他的兒子阿拉指,穆巴拉克過去的周末接受手術後,要進入深切治療部,並於昨日離世。埃及現任總統塞西表達深切哀悼,尤其感激他在1973年的十月戰爭中,指揮空軍的貢獻。以色列總理內坦亞胡同表哀悼,並讚揚這位朋友曾經領導民眾走向安全與穩定,並為以國帶來和平。

穆巴拉克從沒想過要當總統。1970年,埃及前總統薩達特繼任總統後,賞識當時的空軍指揮官穆巴拉克為人忠誠,委任他成為副總統;豈料,1981年的閱兵大典上,坐在穆巴拉克身旁的薩達特被伊斯蘭激進分子刺殺,為他開啟了掌政之路。穆巴拉克把政權建基於安穩的原則,向國民與西方社會展示「一是讓他執政,否則便陷入紛亂」的二元現狀。

穆巴拉克又透過繼續承認以色列達成的和平協議,並積極為以巴衝突尋求和解之法,贏得西方國家支持。他亦帶領埃及與阿拉伯國家重建關係,奠定早期政績。但另一邊廂,他利用刺殺事件後實施的緊急法,限制公民權利,又取締反對派「穆斯林兄弟會」,嚴打異己。隨埃及民眾的生活越趨艱苦,政府貪腐與動用裙帶關係問題現形,導致民眾以自由換取安穩的契約破裂。2011年,阿拉伯之春浪潮席捲當地,數以百萬計民眾湧上街頭,持續18天的示威迫使他下台。
美國《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