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武漢肺炎持續爆發,有學者預測3月中本地感染累積個案勢破百宗。城市大學生物醫學系助理教授阮相宇按近月疫情發展推算,本港受感染個案在出現病徵後,平均延遲三日半才被送往隔離,無法抑壓傳染源頭。
阮相宇指現行的家居隔離有漏洞,高風險人士與家人同住,共用廚房、廁所等設備會增加傳染風險,令本地感染個案倍升。
指現行家居隔離存漏洞
城大生物醫學系傳染病模擬小組,以倫敦帝國學院的模型作基礎,加入潛伏期、隔離時間差距等參數,重塑在不同情況下,本港於1月18日至2月11日期間出現的感染數字。在比照實際數字後,推算出患者平均在病發後約3.5天被隔離。
阮指根據內地數據,一名武漢肺炎患者在完全沒有隔離的情況下,在八天內可傳染三個人,故社區感染人數,取決於患者由病發起,以及隔離期間,是否可減低人群再接觸率。
假設患者在3.5天後被隔離,其間沒有接觸他人,一個月亦有機會新增約60宗本地感染個案。如患者與家人同住,「再接觸率」約10%估算,感染數字可急增兩倍至183宗。
若患者進一步接觸親友,「再接觸率」約20%,推算一個月內感染個案會激增350宗。最惡劣情況是,患者「落街閒逛」再接觸率可達50%,估計一個月感染個案高達1,235宗。
早前確診的高級警員發病後到私家診所求診及參與60人聚會,阮相宇擔心會提高再接觸率,增加傳染風險。衞生防護中心早前承認,因「飯敍警」的密切接觸者人數大增,加上鑽石公主號乘客返港,令中心「措手不及」,部份警員仍未被隔離。
阮形容情況不樂觀,建議居家隔離用電子手環追蹤隔離人士行蹤,並盡快解決設施不足問題。他又建議隔離環境應為單人房間,如隔離者與家人同住,共用衞浴設備容易做成交叉感染。
■記者梁銘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