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在四方】武漢肺炎下的範式轉移 - 方保僑

【智在四方】武漢肺炎下的範式轉移 - 方保僑

「反送中」運動將香港社會的深層次矛盾及派系鬥爭,一次過地表露無遺。當大家以為香港已跌進谷底,內地突然傳來武漢肺炎,更將港府僅餘的管治威信,統統掃入焚化爐。現時到處可見市民排隊買口罩、廁紙、洗手液,好像自沙士之後再沒有見過,但當年這種亂象只是持續了幾天,現在卻好像是沒完沒了。

武漢肺炎將很多行業推向低谷,但香港人仍頑強抵抗,例如很多餐廳只剩餘兩至三成人用膳,推出外賣服務救亡,這也令外賣服務供應商如Footpanda、Deliveroo、UberEats等,每晚6時起便非常繁忙。香港網購發展很慢,但是武漢肺炎一殺到,就連HKTV Mall主席王維基也說伺服器容量有限,向顧客道歉。一些實體超級市場,讓顧客可以透過網上預訂口罩和廁紙等,結果又是大排長龍。

更「有趣」的是,一向致力推廣發展高科技的香港政府,卻因為管理不善,令到口罩供應短缺。有傳聞指中小學遲遲不復課,就是因為學校憂慮不夠口罩應付復課。

於是很多商家願意開設「低科技」的口罩廠,希望可以穩定口罩的供應量,有人打趣說果然是「Low Tech 撈嘢」,當然也有很多商家生產及售賣口罩並不是為了賺錢,只是希望為社會出一分力。

香港政府自從梁振英年代,已說要來個工業4.0革命,但實行起來卻是杯水車薪,結果一場武漢肺炎,便不費吹灰之力的令香港工業「重生」。

武漢肺炎在港爆發超過三星期,很多人要在家上班,小朋友無法上學,令個人電腦的銷量急升,據說很多型號已賣斷市,不過內地還有很多工廠未復工,令供應不足,這一點我相信也是大家始料不及的。武漢肺炎的疫情不知還有多久才會平息,不過經歷過沙士的教訓,香港人絕不會坐以待斃,更不應活在恐慌中,應該好好思考一下如何走出谷底。
方保僑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