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現時缺乏口罩,人所共知,較早前,立法會議員、行政會議成員林健鋒牽頭,一班商界人士集資興建口罩工廠,供本港市場銷售;香港電視王維基又在台灣買生產機械回港製造口罩,林王兩位都係工商界名人,兩位投資設廠,「完工風險」(Completion Risk)應該比較微小,但設廠需時,未知投產之日,香港仲會唔會咁渴求口罩呢。
誰知奇兵突出,第三者工聯會竟然率先跑出話在大埔工業邨設廠生產口罩,日產十萬個,大公報(2月22日)有新聞報道,標題係:「工聯會自產口罩只送不賣」,內又提到工聯會郭偉強澄清,工聯會在政府資助下,為抗疫而生產的口罩只送不賣,務求惠及市民。
生產口罩需要廠房,機械設備、原材料、工人及極嚴格潔淨生產環境,工聯會點解咁把炮,可以首先壓倒林健鋒及王維基,獲得政府從「300億防疫抗疫基金」中撥款資助。據明報社論(2月22日)講及:「針對口罩供不應求,基金除了撥款採購外,亦將資助本地生產,包括資助私人企業建立生產綫,以及資助研發及生產可重用的口罩……第一條可獲三百萬元資助,每多一條額外再獲二百萬元,資助上限為20條生產線,每條生產線每月至少要生產50萬個,政府承諾向每條生產線每月採購最多200萬個口罩,倘若生產線有剩餘口罩,必須在本地出售,整項資助計劃為期一年,涉款15億元。」條件如此慷慨,工聯會先拔頭籌,林健鋒、王維基唔申請資助就笨。
但政府承諾每月購買口罩,何故工聯會宣稱只送不賣?左丁山天生愚笨,諗極唔明。工聯會倘若有心做善事,投產後真係只送不賣,唔駛政府用錢買,梗係至好不過,到咗九月立法會選舉,選民會領情都唔定,但是生產線一開,生產成本行政成本源源而來,而產品只送不賣,工聯會唔蝕到暈?係唔係有大善長在後面撐腰呀?
在香港設廠生產口罩,常年用家只有醫管局、私家醫院及醫務所,返到2018年,大家幾時有戴口罩出街?香港商人如林健鋒、王維基素來精明到極,過去邊會有賺錢生意唔做㗎?現時2020年第一季,因COVID-19肆虐,全亞洲狂搶口罩,先至將口罩價格推高,商場老手湯文亮最瞭解呢個道理,於(2月21日)明報專欄講有市有價,自然有供應,不久之後口罩就會供應過剩,供應太多,市民就可以低價買到口罩。大公報(2月22日)講李克強要求短時間內全國生產過億隻口罩,相信到了今年秋季,今天投資生產口罩之香港商人,怕會成為大善長,市民不妨多謝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