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份案件恐2022也未審完

部份案件恐2022也未審完

有律師指疫情或引發「蝴蝶效應」,法庭重新開庭時,律師勢將因「撞期」而押後案件;法庭亦要將聆訊重新排期,預料一些案情較複雜的案件,即使延至2022年仍處理不完,建議律政司應趁現時空檔,檢視手上案件,如案件並非合乎公眾利益或者證據不夠,應盡快撤控。

一名處理不少抗爭案的律師指出,法庭是人多聚集的地方,一些矚目案件會吸引多人聽審,故理解法庭現時的處理手法。但他擔心法庭恢復運作後,大律師將累積很多案件在手,會出現撞期情況,押後時間將更長。

新舊案同時處理致延後

另外,法庭亦要將案件重新排期,同時亦要處理新案,「唔係押後一星期就真係一星期,係一個蝴蝶效應」。

他預料一些案情較複雜、涉及多名被告、轉介上區院或高院審理,及本來排期時間已很長的案件,或有機會延至2022年仍處理不完。

該律師又指,司法機構以往透過傳真的「舊式」方法接收文件,最近開通電郵地址,讓有需要人士遞交民事入稟等文件,他建議司法機構建立網上存檔系統,與時並進。

大律師蘇俊文則指,暫緩聆訊對羈留人士影響最大。但他補充,若被告有律師代表,羈留日子比最終刑期長的機會較微,因律師衡量案件性質後,可向法庭申請保釋。
■記者袁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