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近年樓價有升無跌,金管局五年前出手再降低按揭成數,壓抑購買需求,圖將樓市降溫。然而,發展商為求出貨,索性透過旗下財務公司提供按揭,實行「自己樓盤按揭自己造」,高成數按揭於是一湧而上。
因應金管局限制借貸成數,五年前700萬元以下物業,按揭成數降至六成,同時收緊壓力測試,未有新買家接貨,提高買家購入新一層物業難度。發展商看準了市場需求,因而多個新盤的高成數按揭應運而生,連帶半山豪宅盤帝滙豪庭,竟出現可借樓價95%的案例,首三年利息更是2.25厘,與銀行相近。
猶如與樓價對賭
高成數按揭利息普遍先甜後苦,其後第4至5年的利息達到4厘或以上,一旦加息,息口高於銀行。有指有關高成數按揭乃買家與樓價對賭行為,甚至有資深投資者豪言「唔信金管局三年內唔放寬辣招」,若然樓價於三年多內上升,買家可說是贏。不過,始終樓價都有下行風險,當經濟不景,就如今年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之時,入市成本相對低的包按物業,賣樓套現也可以損手離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