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員探監補習 助還柙學生備戰DSE

區議員探監補習 助還柙學生備戰DSE

捱過一輪又一輪催淚煙霧及橫飛的子彈,年輕抗爭者被押上囚車,部份中學生已還柙多時。每年2月,考生紛紛開始為文憑試作最後衝刺,有本職中文科補習老師的區議員走到鐵窗之下,設法將15分鐘探訪獄中學生時間變成迷你補習班。惟獄中備試首先要面對一大難題,「監獄入面係無鐘無錶,但我平時教補習,最強調就係計時計時計時……」

逆權運動以來,前線抗爭者常見學生面孔,坊間開始有「黃色補習社」提供義務補習。上水區議員蔣旻正聽聞議員可到監獄公務探訪後,開始想辦法善用探訪機會支援還柙學生,「所有人考DSE都係好大壓力,甚至係經歷咁多抗爭事件、被囚禁緊嘅學生,所以希望盡到補習老師同區議員身份去幫佢哋。」

第一次探訪,阿正清晨6時已起床備課,提早數小時出發去壁屋監獄,以免遲到令懲教人員留下壞印象。帶了自己編撰的參考書、上百頁以議員信紙印製的自修筆記「闖關」,他坦言心情緊張,「擔心過程唔順利,唔知去到見唔見到三個手足。」探訪過後神情輕鬆不少,「教材要等懲教審批先畀到手足,入面有時間溫書,雖然有時有啲嘈。」

蔣旻正形容探訪室不大,只有一張木桌和兩張椅。

囚室不設時鐘 教睇劇計時

還柙的中五、六學生,每周只有懲教署安排教師任教兩至三節課,每節約1至1.5小時,學習資源貧乏。阿正希望抗爭者勿忘學生身份,「有手足話放低咗DSE好耐,咁考一科都好,都有個目標有個寄託。」審批後,首批教材試題順利送到還柙學生。

阿正指探訪前他花上一星期製作筆記,將平時教學的口述內容變成文字稿,例如文言文附上白話文對照,聆聽部份就附錄音文字稿,務求在會面時間內教會學生自修方法。

武漢肺炎疫情亦有打亂他的計劃,「考評局賣past paper中心全線封咗,圖書館閂晒」,全港最少考生報考的綜合科學,他只能於考評局網站下載試題樣本。

有前輩曾指監獄內不設時鐘,原意是不想令在囚人士感覺到時間流逝,「但做卷計時係好重要,因為佢哋有睇電視時間,咁我就建議佢,例如一個鐘可以睇一套TVB劇,套劇每一節就寫一段,當15分鐘咁計。」

逆權運動至今,已有約3,000名學生被捕,即使家長全力支持還柙學生,「學習方面,家長未必熟悉課程大綱或者點搵past paper,幫到嘅好有限。」

其後再次探訪,他得悉有校長表明不准老師探訪學生,「難聽啲講係同學生割席,我聽到好痛心;其實學校幫到佢哋先係最多,好彩有啲學校係比較支持關心,有老師會主動探訪、帶教科書畀佢。」

他亦呼籲中文科以外的教師可幫忙製作筆記及提供近年試題,「入面手足選修科目包括會計、綜合科學,Phy、Chem、Bio都有,主科都係中英數通;可能老師口述大概講解下,我搵人抄返做筆記送入去。」

即使囚禁牆內,還柙學生意志仍在,「佢哋目標好明確,希望手足盡力之餘亦唔需要畀自己太大壓力,你哋幾個月嚟喺抗爭係完全去付出,我哋一定以你哋為榮。」
■記者黃翠儀

蔣旻正冀教育界朋友可幫忙製作筆記及提供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