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手記】
中、港、台旅客上月旋風式將日本國內所有口罩掃清光,即使口罩廠商加強至24小時生產,目前仍未足以應付國內和國外的龐大需求。幾日前,記者陪同伯川星矢到東京都內藥房觀察,口罩貨架清空是意料之內,消毒藥水、製作消毒液的原料亦被搶清光。伯川無法買到消毒用品,索性網購16L消毒酒精,根據港大配方製作手指消毒液。
難請有薪病假
在東京生活,身邊的在日港人一如伯川星矢,出盡方法對抗也許即將來臨的社區爆發。有人每日點算家中口罩存貨、向公司申請一半時間在家工作。不過日本國內,港人是少數,日本人是大多數。走在大街上,仍不難看見咳嗽卻無戴口罩的上班族、麵包店的麵包無遮掩暴露在空氣中,筆者亦聽見日本人指武漢肺炎與流感差異不大,也目睹有人把用過口罩隨便放回手袋再拿出來重用。
早前日本政府公佈確診的四個肺炎病人,和歌山的醫生吃了退燒藥繼續看診,千葉20多歲上班族發燒仍搭乘電車通勤,東京40多歲發燒上班族更搭新幹線到愛知出差,橫濱的消防隊員更繼續運送患者。國際社會的疑問也許是,為甚麼日人發燒仍繼續上班?
事實上,日本國內願意為員工提供有薪病假的公司少之又少,大多要求員工使用年假或放無薪假,更有上司會因此怪責員工不懂管理自身健康,是故日人大多選擇乖乖上班。日本近年開放國內市場,更大力招攬海外人才,以處理國內勞動人口老化問題。若日本真的打算與世界接軌,也許職場首先需要推行一場明治維新2.0。
■記者廖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