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國禁殺白鰭鯊 亞洲象

130國禁殺白鰭鯊 亞洲象

聯合國《保護野生動物遷徙物種公約》大會(CMS)決定把遠洋白鰭鯊和亞洲象等八個遷徙物種,納入最高保護級別;惟大會最新數據顯示,現時73%遷徙物種即使獲得受保護地位,數目仍在下跌。

CMS會議前天在印度甘地訥格爾結束。除了遠洋白鰭鯊和亞洲象,組織還把美洲豹、安島信天翁、南亞鴇、孟加拉鴇和小鴇,列入「受威脅遷徙物種」名單,獲得最高級別保護,所有130個締約國皆要禁止殺害牠們。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的桑塔格歡迎決定,但說此不代表遠洋白鰭鯊和亞洲象就確保獲救。

列最高保護級別 數目仍降

不少物種即使獲列入最高保護級別,數目也繼續下跌,名單上的中華匙吻鱘(或稱白鱘)就已經滅絕。專家解釋這是因為非所有公約締約國皆會遵守協議;而且美國、中國、俄羅斯和日本等國也非締約國。IFAW就指,少於三分一的CMS國家採取足夠的保護機制,阻止受保護鯊魚被殺。世界自然基金會保育專家科恩克也指,漁業大國通常會把經濟利益置於保護物種之上。此外,CMS受制於政治壓力,很多時會待至最後關頭才把物種納入名單,獲得保護時數目已很稀少、棲息地亦已遭破壞。
德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