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專題】本港武漢肺炎確診患者持續增加,疫廈名單有增無減。其中,本港首宗肺炎病毒死亡個案,死者生前居住紅磡黃埔花園11期1座,頓時令住戶「人心惶惶」,該座樓價估值更顯著插水,兩周多下跌1.5%,同區暫未列入疫廈名單的海濱南岸,同期估價卻絲毫無損,代理直言「暫時唔敢帶客人睇樓」。
本港首宗因新型冠狀病毒死亡人士,上月31日確診,直至本月4月因病情惡化在瑪嘉烈醫院逝世。雖然全港疫廈處處,但由於有首宗死亡個案出現,全城對疫情提高警覺,而死者生前居住的黃埔花園第11期1座慘變「疫廈」之最,自死亡個案公佈後,該座估值加速向下滑。
本報就黃埔花園11期1座「疫廈」進行估值,公佈死亡個案當日,以該座由低至高層A至H室單位於網上滙豐銀行進行估價,事隔逾兩周,該座單位估值全線報跌,跌幅一律達1.5%,反映銀行對整體市道及疫廈造價取態。如該座中層A室,2月4日滙豐銀行網上估值818萬元,最新估值跌至806萬元。大單位同樣不能倖免,高層F室,死亡個案宣佈當日,單位估值1,160萬元,相隔逾兩周,最新報1,142萬元,下跌18萬元。
銀湖.天峰估價未現變動
同區未有疫情個案的海濱南岸,本報抽查屋苑各座單位,無論樓層高低座向,近期估值無變化。如2座中層B室,本月初至今估值同樣企穩1,061萬元,細單位如5座中層A室,本月初至今估值同樣803萬元,疫情下未見估價有變動。而同屬疫廈的馬鞍山銀湖.天峰,儘管1座錄住客確診,惟未進駐「死亡疫廈」,該座估值本月初至今暫未變動。
中原黎浩棠指,疫情發生後,確實有一段時間睇樓量及成交大減,原本預期應該在新春後出現的「小陽春」都銷聲匿迹。不過,當黃埔花園發生第一宗確診個案,以及有死亡個案後,業主隨即願意擴闊議價空間,導致疫市成交不跌反增。
黎浩棠指,黃埔花園上月共有12宗成交,但2月截至昨天,已錄得19宗成交,不過平均呎價則由1月份的1.63萬元跌至本月1.54萬元,一個月跌幅近6%。黎浩棠補充,成交主要集中於三房及三房連工人房大單位,一來這些業主不少是早前已經賣出原居所的換樓客,有實際住屋需求;二來當價格回調後,三房單位可能毋須1,000萬元有交易,受惠放寬按揭保險上限,推使部份換樓客入市,令1,000萬元以下成交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