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冷鋒驟降香港金融市場,恒指連跌第二日後,昨已從月內高位蒸發逾700點;港滙亦一度貶至7.7939,屬七周以來低位。放眼亞洲,日圓、韓圜及新加坡元等亦陷跌勢,多名外滙分析員及基金經理猜測,或有投資者因應疫情擴散至日韓等亞洲地區,沽出區內股票及貨幣,轉投美元。中投傲揚精選基金基金經理溫鋼城指,本周港股升市日子交投僅800億元左右,跌市則逾千億元,反映有投資者沽貨離場。
記者:余秉峰
多個亞洲主要貨幣一片紅,兌美元續尋底,日圓一度插至112.19算,或約每百日圓兌6.953港元,見10個月低位;韓圜最多跌0.92%至1,209.37算;新加坡元亦在近三年低位徘徊,最弱曾見1.4026算。具避險性質的美元和黃金在高位堅挺,美滙指數昨曾見99.793,創近三年新高;截至昨晚10時報99.567,現貨金則報每盎斯1,642.5美元,揚1.42%,直搗近七年高位。
港股流失3,982萬北水
避險情緒下,港股走勢疲弱,恒指跌300點報27308點,失守20天線,成交額達1,002.5億元。受累單日有過百人確診,韓股收挫1.5%至2162點;日股及新加坡股市分別軟0.39%及0.55%。
「ATM」淪大戶提款機,屬恒指權重股的騰訊(700)成流失最多北水個股,涉資九億元,曾插至400元,收跌2.2%至401元;阿里巴巴(9988)挫1.4%至212.6元;美團(3690)軟0.1%至103.2元,三隻股票成交額共127.68億元,佔大市交投達12.7%。整體而言,港股昨流失3,982萬元北水,是月內首度淨流出。
外滙分析員普遍相信有資金流出亞洲區。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指,疫情似在亞洲某些地區加深,除中國外,區內股滙齊貶。他補充,人民幣周二已跌穿7算,間接令區內貨幣走弱,不排除有資金從亞洲流出,但昨日規模應不算太多。
上商研究部主管林俊泓說,港滙轉弱與部份基金經理沽貨及資金流出有關,估計短期內或走弱至7.8。恒生投資服務首席市場策略員溫灼培則指,早前有醫學專家預期疫情4月會告一段落,不少投資者因此入市,但目前被傳染的人數及地區卻越來越多,而多種亞太區貨幣下跌,美元則強勢,反映有資金轉移至美元停泊。
專家建議持現金 勿急入市
市況轉勢,基金界進入保守狀態。安里控股主席兼行政總裁黃偉康指,日韓突然出現大量肺炎確診個案,市場開始質疑世衞對疫情的判斷,投資者憂慮兩國或現社區爆發,加上內地對疫情的數據公佈不清晰,建議股民持有現金,不要心急入市,「如果阿爺頂唔住(A股),港股可能見25000點」。
溫鋼城認為,港股投資者已借內地救市炒了一轉,現時疫情有越趨嚴重之勢,危及亞洲區經濟,趁港股等亞洲區股市反彈時獲利離場,屬情理之中;惟恒指已回吐逾700點,他預料本月底仍可在27000點或以上收市,3月則可能被沽至26100點,形成雙底後再組織升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