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生產鏈斷裂 貨品恐減少供港中港商人被迫停廠

內地生產鏈斷裂 貨品恐減少供港
中港商人被迫停廠

【本報訊】內地一直強調大部份廠房已恢復生產,追補疫情損失。惟在東莞設廠31年的廠商劉達邦向本報透露,內地部份物流仍處停工狀態,加上工人回廠有阻滯,其鋁製品短期內無法供港,加上其他建築材料短缺,或影響本港地盤工程進度;雜貨店「缸瓦佬」老闆王先生亦向本報證實,其搜羅並供港的貨品斷纜,短時間內未能應市。
記者:潘曦

廠商估計,內地的物流、廠房工人與原材料緊絀問題,到年中才有機會解決,期間影響輸港供應。

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永遠榮譽主席劉達邦透露,他原於今個星期二,在河南預訂了一批鋁板,準備運來香港作地盤起樓之用,「點知嗰邊單就接咗,但幾時運送來,我仍未收到通知,唔多唔少都影響地盤工程進度。」

他指出,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導致被迫停廠,殺了一眾廠商措手不及,同時令金屬製品、建築材料等供應鏈斷纜。

上班工人少七成

據劉達邦表示,過往農曆新年,在年初十廠房就會開始復工,但因疫情未能受控,東莞當地鎮政府及村委會直至2月10日,才允許廠房提交申請,開廠復工。他透露,自家廠房由2月10日首日開廠,僅得37人上班,比平常少近七成。直至昨日(20日),上班工人數目才達至90多人,「2月我接咗四個櫃的定單去美國,一個櫃去日本。但因為工人不足,一個星期開足工,都只有平時一日的產量。現在只好計劃加班,看能否追回進度。」

在香港售賣平價碗碟等為主的「缸瓦佬」老闆王先生直言,其大量貨源均來自河北、湖南、潮州、福建等地,但這些省市的發貨日子目前仍遙遙無期。現時全中國最大的浙江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已封城,第二大的廣州沙溪小商品批發市場,最近開倉被各省商人搶貨,連倉底貨都被掃光,包括服裝、汽車零件、電子零件等,短期內難有充足供應供港。他指已打算將6間分店減至兩間,假如疫情延至夏天才結束,可能會結束20多年生意。

斷水斷電難復工

在江西設有製衣廠的張先生直言,現時難以投入十足生產;即使有員工願意開工,但廠房斷水斷電,陷入「有單做不到」困局。張先生無奈指,「鎮政府嗰邊怕廠房一旦復工,如果有人感染咗武漢肺炎佢哋要孭飛,就遲遲唔批復工。諗住少做少錯,唔做唔錯。」

另有廠商指出,由於廠房一直採取just in time制度,以減少儲存空間,故未備有大量原材料,在跨省運輸困難下,變成「巧婦難為無米炊」。他預料起碼到今年6月,全部廠房供應鏈才能回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