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報道】收到稅單好肉赤,想減低肉赤程度當然要想盡辦法少交稅,最近很多人講扣稅三寶,包括自願醫保計劃(VHIS)、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QDAP)及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但原來大家對這三大可扣稅方案有很多問題?今次的扣稅三寶Q&A,為你解說清楚。
1. 自願醫保計劃有沒有扣稅上限?
自願醫保計劃下投保人就每個合資格受養人每年可作稅務扣減的保費上限為8,000港元,當中包括本人及其受養人,但可申請稅務扣除的保單數量及受保人人數均不設上限。如果投保人為自己及2名受養人合共購買了3份自願醫保保單,投保人每年可申請稅務扣減的保費上限就是24,000港元。
2. 怎樣估算購買自願醫保後可節省的稅款?是否任何親戚,都可以計入合資格受養人?
購買自願醫保後可節省的稅款,視乎計劃的合資格保費及稅率而定,參考估算方式如下:自願醫保保單的合資格保費(上限8,000港元) X 稅率 = 潛在節省的稅款
部份保險公司如宏利亦有提供網上扣稅估算機,讓投保人士初步估算購買不同可扣稅產品,包括自願醫保潛在節省的稅款。留意不是任何親戚,都是合資格受養人(即「指明親屬」),指明親屬有指定覆蓋範圍,包括納稅人的配偶和子女,以及納稅人或其配偶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和兄弟姊妹。
3.我如何選擇合心水的自願醫保計劃?
自願醫保有「標準計劃」和「靈活計劃」可供選擇。「標準計劃」是按政府就自願醫保提出的最低要求,提供基本保障;「靈活計劃」可提供更多元化的保障和產品選擇,投保人士可因應自己的需要而決定。
4.投保自願醫保時有什麼因素需要考慮?
如果是標準計劃,不同保險公司的內容、條款、保障範圍大致相同,投保人士應考慮保險公司的品牌及聲譽、提供的服務是否夠全面,包括保險代理人的專業建議和跟進服務,以及索償程序的方便度,綜合以上因素再作考慮。至於靈活醫療保障,就視乎個人需要而定,一般而言可以因應入院病房級別、手術的預計保障率等等,自由選擇最合適的醫療組合。
5.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和現時的僱員自願性供款有什麼分別?
就可扣稅自願性供款而言,成員可自選強積金計劃開設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帳戶,並直接於該帳戶作出供款,供款金額可以申請扣稅,扣稅金額上限為每名納稅人每年60,000港元*。僱員自願性供款即必須透過僱主安排作出供款,僱員自願性供款必須透過僱主安排,而有關供款並不可以申請稅務扣減。
*提提你如果同時購買合資格延期年金及作出可扣稅自願性供款,扣稅金額將會合併計算,而每年可扣稅金額上限仍為60,000港元。
6.可扣稅自願性供款比較適合哪一類人士?
如果成員比較主動理財又想有更多投資選擇,可扣稅自願性供款有不同MPF基金選擇可供自由調配,可以讓你掌握投資主導權。
7.年金如何可製造退休入息?
年金是一種長期人壽保險產品,幫助投保人將資金轉化為穩定現金收入。投保人向保險公司繳付保費,其後可於指定年期或年齡開始,分期獲得保險公司派發的年金收入,直至合約期完結為止。而其中一種年金為延期年金,一般設有累積期,投保人可一筆過或分期繳付保費,讓資金在累積期內積存生息及繼續投資,待一段時期後(例如退休時)才開始領取年金收入。可視之為在年輕時供款,為退休後創造穩定退休入息。
8.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與一般年金保單有何分別?夫婦是否可以共用扣稅額?
延期年金產品需符合保險業監管局發出的特定指引並經保監局的認證,方為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有關的保費才可申請扣稅,扣稅額上限為每名納稅人每年60,000港元。最低門檻包括保費總額最少為18萬港元,供款期最少5年,另外年金領取期最短為10年,年金領取人須年屆50歲或以上才可領取年金。扣稅安排方面現時個人上限為每年6萬港元,如夫婦二人均為納稅人,更可加起來分配用盡12萬港元的扣除總額,前提是每名納稅人所申請的扣除額不超過個人上限6萬港元。
9.現在才申請扣稅三寶,是否要在下一個稅務年度才可以減稅?
一般而言,無論自願醫保、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或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只要於稅季完結前,即3月31日或之前成功申請及批核,就可以就2019/20課稅年度申報有關扣除。不同保險公司或金融機構有各自的截止日期,以宏利為例,就自願醫保計劃及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申請稅務扣減,保單須於2020年3月27日或之前成功批核及生效,並由宏利收妥應繳保費。就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申請稅務扣減,客戶須於2020年3月31日或之前成功開立有關帳戶及作出新供款,並由宏利收妥有關新供款。
10. 購買扣稅三寶有沒有優惠?
不同保險公司都會就扣稅三寶提供優惠。例如購買宏利自願醫保計劃,就有首年保費10%折扣優惠,連續至少2個保單年度沒有提出索償,更可享高達16%的健康折扣; 另外,若成功投保宏利合資格延期年金並符合指定要求,亦可享高達16%保費折扣優惠!大家可以仔細比較不同的計劃再作決定。(優惠受條款及細則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