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天氣下 停電更頻繁

極端天氣下 停電更頻繁

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氣候變化造成的極端天氣除了增加民眾用電量,還會令電力供應(圖)變得不穩定,加上到2050年預料全球有一半人口居住在城市,大大增加電網負荷,因此停電的次數亦會越來越頻繁。

這項研究前日刊登於科學期刊《自然能源》,科學家以多個極端氣候模型在瑞典30個城市模擬電力需求可能出現的變化,結果發現電力供應在極端天氣最多下跌16%。而持續炎熱或寒冷的天氣亦會影響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需增加使用化石燃料,導致空氣質素惡化,令政府難以減少碳足印。

2100年炎熱日子增四倍

領導研究的學者佩雷拉(Dasun Perera)解釋,現時的能源規劃沒有考慮極端天氣帶來的影響,當電力需求和供應在極端天氣下出現落差,就很容易造成停電。

上周另一份研究亦提到電力供應不穩帶來的威脅,專家估計北半球的炎熱日子到2100年會增加四倍,但即使民眾購買冷氣設備越來越容易,全球仍有約11億人因缺乏電力或金錢未能使用,健康受熱浪威脅。作者指出,「恒常化研究不尋常的天氣十分重要,因為極端天氣不單阻礙我們生活,也危及弱勢社群」。

另外,美國和歐洲都有研究人員指出傳統的氣候模式都未有計劃極端天氣,他們建議各國政府在建造或更新能源設備時,應考慮熱浪或寒流構成的短期風險,而未來的研究亦不應只限於正常狀況,需要包括模型以外的分析。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