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武漢肺炎難以在私家診所偵測,增加社區傳播風險。醫管局在疫情爆發近四周後,昨始宣佈擴闊「加強化驗室監測計劃」,今起在醫管局17間急症室及逾50間普通科門診提供病毒測試,為經醫生臨床診斷毋須入院,而有發燒及呼吸道症狀,或輕微肺炎的18歲或以上病人發放樣本瓶,讓病人翌日起床後、刷牙漱口前,自行採集深喉唾液樣本,再交回急症室或門診診所,轉交衞生署公共衞生檢測中心檢驗,料需時兩至三個工作天便有結果。
病人不需留院等待結果,若化驗結果呈陽性,衞生防護中心將以電話聯絡病人安排入院隔離治療;若結果屬陰性,病人會收到電話短訊通知。醫管局將實行一周後檢討並調整。
採唾液樣本送檢
不過,醫管局發出內部電郵指,因未知實驗室可負擔的化驗量及需化驗的數目,措施初期會以試驗性質推行,一至兩周後再檢視情況。措施目的是希望加強偵測社區可能已受感染的病人,但暫未能百分百保證所有符合上述條件的病人一定可接受測試。
對於實驗室化驗量和預計首周需化驗數量,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未能提供數字,僅稱會每日監察和評估用量,並稱衞生署的化驗中心現時一周可作約5,000至6,000個相關化驗。對於病人若錯誤採樣會否影響化驗結果,劉指會有短片教導病人採樣、包裝及清潔方法。
本身是家庭醫生的香港醫學會副會長鄭志文稱,有關措施可協助疏導症狀輕微或反覆的門診病人,縮短在社區多次求診後才確診的時間,減低在社區播毒風險,但措施或增急症室及普通科門診負荷,令更多病人湧去做測試。他又指要留下深喉唾液樣本並不易,若病人留下樣本不好,容易出現假陰性。
■記者陳沛冰、何家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