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價股一周】監管機構的私訊 - 梁杰文

【細價股一周】監管機構的私訊 - 梁杰文

上期提到聯交所與上市公司的書信往來,小股東經常被蒙在鼓裏,監管機構的做法不遑多讓。證監會月初發佈的《證監會監管通訊》特刊內,當中亦列出6間壞公司,卻不交代公司名稱。

有公司建議收購一家極少純利及資產的公司。賣方所提供的2019年利潤保證較2017年所得純利高出20倍。公司未有清楚解釋為何利潤保證是切實及可達致的,這宗收購估值過高而且不是經由獨立方式釐定,證監會關注股東利益可能受損。隨後公司更改收購條款,並將估值大幅調低。證監會再發關注函,認為新估值似是隨意訂定及毫無根據,公司最終終止收購。另一間公司意圖大折讓配股,該公司看來沒有迫切集資需要,配售價較NAV大幅折讓,對小股東造成重大的攤薄效應,證監會向其發出關注函後再發反對意向書。

這些關注函稱不上調查行動,內容同樣是投資大眾關注事項:收購估值過高、交易可疑等等,看來沒有保密必要,第二間公司配售活動被否決,更茲事體大,理應及時向投資大眾公佈,這樣不但增加阻嚇力,更提高市場透明度。Justice must also be seen to be done。


梁杰文
財技學人
本欄逢周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