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風月達人誠意推介大阪某拉麵店,說不但美味而且位於同志區邊緣,最宜餓基造訪北歐館後順腳醫肚,我多謝他關懷提點,但無奈附加「啱啱食咗兩次京都豬一,睇怕好難超越」。實話實說,我的味蕾一直停留在智障地帶,連便利店的一風堂杯麵也吃得雪雪有聲,偶爾倒冒起清醒時刻,譬如一蘭,試過一次從此敬謝不敏,遇上天賦異稟的曠世奇珍,亦知道執到寶,捧在手心怕吹掉,含在嘴裏怕溶掉。那間京都米芝蓮星星街坊麵屋,美譽甚囂塵上,因為怕人山人海,本來不打算幫襯,難得平日低調的黃姓舞林高手開金口,輕描淡寫的「去豬一食麵啦,但最好食唔係麵,係可跟麵嘅豆腐味噌撈飯」簡直力敵千鈞,上網搜索發現離住處不遠,諗住睇睇無妨,如果人龍見首不見尾,最多東家不吃吃西家。
嘩,一食鍾情啊!畫龍點睛的豆腐撈飯固然絕對極品,那碗白湯和牛麵也世間罕見,昆布任加唔嬲,吊味的幼絲柚子皮若隱若現,近年在東南亞發圍的阿夫利,鎮店之寶柚子湯雖然勝在香濃,相比之下有若土豪。意猶未盡,翌日想試黑湯叉燒,他們剛剛開了分店,我戲稱豬二,旅館走去只需五分鐘,但可惜豬二湯底不能任揀,只好重臨豬一。連續兩天光顧,多少有點尷尬,不過先一日我又冇雞手鴨腳打爛嘢,廚房樓面五虎將日理萬機閱人無數,應該不會認得,誰料一踏進門負責排位的哥哥就露出「乜又係你呀」表情,有限公司英語注入無限熱情。連cool到爆的靚仔主廚也金石為開,即時奉上溫暖笑容,有那麼幾秒,真的考慮過更改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