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金融市場有句老話:「美國打噴嚏,全球患感冒」(When America sneezes, the world catches a cold)。說的是美國經濟佔全球經濟的份量甚重,一旦出事,全球經濟大受影響,甚至比美國的情況更差更嚴重。98年LTCM(長期資本管理)資不抵債幾乎清盤,全球金融市場立時崩盤,俄羅斯出現債務違約,飽受金融風暴蹂躪的亞洲各國更雪上加霜,在印尼專權30年的蘇哈圖還因此倒台。2008年的金融海嘯更是盡顯美國的影響力,從華爾街刮起的旋風橫掃歐亞,幾乎令全球金融市場及經濟停擺,歷時五年相關的壞影響才算是過去。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又是過去十年全球增長動力的中國今年爆發武漢肺炎疫潮,會令全球經濟「感冒」嗎?從經濟結構、實質影響及數據來看,中國疫潮在全球範圍的影響顯然不及97/98金融風暴及08年金融海嘯,難怪全球金融市場反應相當冷靜,美國股市還持續創新高,經濟增長預測也只是稍微調整,沒有出現甚麼恐慌或崩盤。
華對環球經濟影響遜美
中國肺炎的經濟下滑骨牌效應不算嚴重,除了因為中國經濟體積小於美國,在全球影響力有所不及外,更關鍵的是中國金融體系仍處於全球邊緣位置,人民幣未自由兌換,中資金融機構在金融融資上仍主要服務內地市場,在全球交易界中所佔的比例不大。換言之,中國廣泛地區出現肺炎疫情不影響全球流動性,也不影響歐美各國企業的資金周轉,而銀行及交易對手間更不會擔心對方周轉不靈互相追數,導致斬纜出現fire sale及恐慌性拋售。在資金流保持暢順,企業保有資金應付日常開支及計劃下,金融市場自然不致出現恐慌情緒,實體經濟、消費同樣不會受到太大衝擊。
另一個原因是目前專家以及市場仍認定肺炎疫情是短期問題,大概兩、三個月就會消退及回復穩定,內地工廠可以恢復全面生產。而從春節以來的停產、減產大可以在未來幾季加班追回,對全年全球的工業生產量及貨值不會有太大影響。事實上中國政府比其他國家更心急恢復生產及經濟活動,上星期已批准多家手機零件生產商如鴻海恢復生產,車廠如豐田、本田也將在本周陸續重開生產線,令中斷生產的情況逐步改善,供應鏈不致斷裂,頂多只是貨量不足或供應延遲而已。在這樣的情況下,市場預期全球經濟可以運轉如常,不會受到太大衝擊。
當然,中國經濟的規模與份量到底跟03年時不一樣,今次肺炎疫潮仍會對一些地區、行業造成相當衝擊。首當其衝的是航空、旅遊業,根據世衞及國際航空組織估計,有近50個國家停飛中國的航班,其他航空公司也大減航班數目,令航空業界頭一季的收入大減數十億美元,何時恢復正常更是未知之數。旅遊業同樣受創甚深,春節本是中國旅客大舉出遊的時間,今次肺炎令大量中國旅遊團取消,預訂的酒店房間、餐飲七、八成以上取消,原本準備迎接旅遊旺季的日本、泰國登時大失預算。據估計日本旅遊業將因此損失13億美元,泰國的損失也超過10億,其他旅遊熱門國家包括馬來西亞、歐洲的意大利、法國、英國等同樣蒙受不少損失。
不過,最擔心的只怕還是日本。今年春節旺季泡湯已成定局,他們最擔心的是疫情到4、5月仍不受控,對7月的東京奧運會造成重大影響。國際奧委會及東京奧組委近期已一再強調武漢肺炎不影響東京奧運的籌備工作,也沒有計劃因此而取消。然而,疫情近日在日本有擴散迹象,案例持續上升,要是未能及時止住,今次奧運盛事將蒙上陰影。
而即使日本成功控制疫情,中國情況如何誰也沒把握。要知道奧運觀眾除了以主辦國日本為主外,作為近鄰又是體育強國的中國是另一大客源,東京奧組委原來預計有不少中國旅客7、8月專程到東京觀賽打氣。若果武漢肺炎疫情到5月仍未消除,中國旅客人數肯定大減,東京奧運門票、紀念品、酒店房間需求將因此而比預期低一截,令東奧變成蝕本生意。日本政府及商界對此怎能不憂心忡忡!
盧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