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肆虐,市民搶購口罩及消毒用品,導致市面缺貨,熱潮亦蔓延至股市。本報統計,現時已有6間上市公司指會兼營口罩及消毒用品,股價全數即日暴升。昨日食品初創公司Cool Link(8491)再抽「疫市」水,入股香港一間網上問診平台。惟分析指,以上多屬財技操作,旨在趁股價升高配股集資。
港視採購生產線掀高潮
這次口罩概念股熱潮,由新加坡從事食品分銷的GEM上市公司Cool Link打開序幕,該公司在本月初宣佈收購一間在香港及內地等分銷消毒及殺菌產品權利公司,消息公佈後,公司股價一度上升近35%;昨公司即再「添食」。
另一高潮在由王維基掀起,港視(1137)旗下HKTVMall於台灣以20萬美元(約156萬港元)採購口罩生產線,並購入可生產100萬個口罩的原料,配合其差不多同步公佈1月銷售數字激增的消息,股價當日急升超過26%,結果兩日後成功配股集資4.63億元。
其他上市公司爭相仿效,三日內即有四間上市公司公佈生產口罩的消息,其中滿地科技(1400)聲稱會考慮於生產基地生產口罩;經營服裝及美容連鎖店的威高國際(1173)稱會自置廠房設置口罩生產線;至於主力從事吸塵機及摩打生產商建溢國際(638)亦表示建立口罩生產線等等,股價均一度暴升,由26%至近5倍不等。惟大部份首日暴升後,股價持續下滑。
這些口罩概念股本身「質地」參差; 其中Cool Link第三季已發盈警,滿地科技則被入稟清盤,威高國際亦受到自由行退潮影響,去年4月至9月虧損大幅增加4.89倍,至1.12億元。
正榮金融業務部副總裁郭家耀表示,口罩是低毛利產品,業務入行門檻不高,因疫情熱潮才會造成「渴市」。他指,公司兼營口罩業務多屬財技操作,意在趁股價升高配股集資。他不建議投資者入手,「現時先開始話做口罩,到搞掂出嚟個熱潮都過咗啦。」宏匯資產管理董事及投資策略總監林嘉麒亦指,此舉絕對不會對公司增加財務收入有幫助,相反可能因為「唔係做開嗰行」,對生產口罩的前期投資過大而拖累對原本業務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