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受災 衝擊華糧食供應

印度受災 衝擊華糧食供應

【本報訊】本土研究社成員劉海龍向本報表示,糧食貿易全球化下,東非爆發蝗蟲災禍、禍延印度及巴基斯坦等地,均會牽一髮動全身。他表示,印度是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國,中國是全球最大米糧進口國,即使蝗蟲災害未必殺入中國,或中國未必直接從印度入口大米,但糧食貿易全球化下產生的連鎖效應,中國可能亦會受到牽動。

農田受害 印度損失逾十億

聯合國糧農組織去年12月估計,今次的蝗蟲災害威脅印度及巴基斯坦等國的農作物,建議包括兩國及伊朗等國家作出調研及控制措施。內媒報道,印度555萬畝農田受害,損失逾百億印度盧比(約10.86億港元)。本身是中文大學地理與管理學系博士生的劉海龍昨表示,一旦蝗蟲災情損害印度整季作物或甚令印度暫時無法出口大米,中國亦可能受影響,但視乎印度災情輕重、當地是否已經開始春耕;另外,也要了解中國白米的儲量、耕地紅線以及主糧多元化等措施,是否足以抵銷國外糧食供應波動對內地糧食供應的衝擊。

中國農業部統計顯示,中國前年大米入口量高達307.7萬噸,雖然同比減少23.6%,但仍然是全球最大大米入口國。據報,從2012/13年度開始,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大米進口國,進口量遠遠超過其他國家,佔全球大米進口總量的比重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