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不少孕婦都會求診中醫進行安胎,尤其有作嘔作悶、便秘等問題。註冊中醫師劉佩冰表示,中醫為早期懷孕女性安胎時,多以滋陰養血、補益肝腎為主,並會配合健脾益氣、安神的治療方案,幫助孕婦的腸胃運作正常、晚上「有覺好瞓」。
劉指女性懷孕後,陰血會聚於沖任即子宮以養胎,使身體處於陰血偏虛、陽氣偏亢,即陰虛陽亢的狀態。此時脾胃的氣機升降會失常,引致孕婦出現常見懷孕症狀,例如作嘔作悶、胃口轉差等。若因而營養不足,可致血虛體質,令大腸的陰津不足,引起便秘問題。如吃過多溫熱助陽補品,更會加劇大腸燥熱情況,令大便更難排出,故臨床上為孕婦安胎,除要滋陰養血、潤燥外,還要顧護其脾胃,幫助補益中氣,常用中藥包括陳皮、淮山、白朮等。有上述症狀的孕婦,也需注意補血及養血,不妨多吃含鐵質的食物,以及有補血功效的中藥,包括枸杞、紅棗、黑芝麻、黨參、熟地、生地等,可用作煲湯、煲粥或焗茶,例如枸杞紅棗湯、黑芝麻加入飯或粥內進食。
■記者梁麗兒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