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是人生大事,人生三分之一時間都花在「食」上,可是,患有認知障礙症、柏金遜症或曾經中風的患者,吞嚥功能因病受損,而無法享受「食」的樂趣。言語治療師就會為他們進行評估及提供治療。
曾有一位年約三十多歲的病人,正值事業高峯,突如其來的中風,將他和家人推向低谷。雖然捱過危險期,但中風奪去他的活動、語言及吞嚥能力,病後的他半身無力,說話口齒不清,每次進食更會不斷嗆咳。經測試及多次評估後,我們發現他的吞嚥功能受損,進食時,食物容易誤進氣道,增加感染肺炎的風險,故需要使用鼻胃喉餵食。
對年輕的他和家屬而言,這無疑是極大的打擊。一方面,家人費盡心思準備的飯餸湯水,他也只能遠觀而不能享用;更令他憂心的是迫在眉睫的經濟問題,「插了鼻胃喉,以後如何工作?」為了盡量回復他中風前的生活,我們為他施行肌肉電擊療法,務求改善吞嚥困難的情況。
肌肉電擊療法旨在通過電擊刺激咽喉肌肉,令肌肉活動,同時訓練吞嚥動作,令咽喉肌肉重新「學習」吞嚥所需的協調,改善患者的咽喉活動幅度。病人經過多個星期的治療後,吞嚥能力逐漸改善,之後更可以重新從口進食。見證着病人拔除胃喉、重新進食的一刻,我們都為他感到興奮及欣慰。
撰文: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言語治療部陳兆偉
逢周一刊出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