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上周警告武漢肺炎較2003年沙士,對香港經濟的打擊會更嚴峻,他昨日再於網誌預警,新一個財政年度預計財政赤字金額,有可能是歷來最高。有會計界人士更預測下個財政年度預算赤字或破千億,並可能連續多年均有財赤。
記者:孫樂祈 歐陽聯發
陳茂波昨發表題為「赤字預算」網誌,指有評論提及政府派100億元紓困措施,再推逾200億防疫抗疫基金,質疑政府財政能否負擔,陳直言新一個財政年度(2020/21年度)預計財政赤字,以金額計可能是歷來最高,但他指主要源於經濟轉弱,強調武漢肺炎疫情對本港經濟實質影響頗大。外圍經濟環境,加上疫情對中國的影響未明,以及社會運動等因素帶動,財政赤字可能會維持一段時間。
他又為政府過去增加開支解畫,指政府自1997年開始,開支平均按年增速持續高於收入增速,主要是需要「追落後」,增加對社會的投資,強調往後開支增加的幅度,須視乎政府長遠財政承擔能力,又指市民解讀財政赤字,需考慮赤字幅度和佔生產總值的比例等,亦要思考赤字成因,例如是經常性開支還是一次性開支等。
政府自回歸至今,曾於金融風暴及沙士期間出現財政赤字。最大財政赤字為2002/03年度綜合赤字,達700億元,佔本地生產總值5.5%。陳茂波早前也預告,今個財政年度赤字會大幅高於去年估算,預計少於800億元。
亂派錢無助刺激消費
會計界立法會議員梁繼昌估計,政府財政或會延續數年,下個年度的財政赤字或會破千億元,因為政府利得稅及薪俸稅收入必然下跌,加上財爺在即將公佈的預算案會有新一輪紓困措施,來年的政府開支將會有增無減。
他認為政府不應亂派錢,因為現時派一萬元,市民只會買抗疫用品,屆時這些用品的價格會大升,對刺激整體消費無幫助。
維珍尼亞理工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曾國平指,林鄭上任初推出大堆民生措施,「好大部份都係經常性開支」,加上樓市疲弱令稅收減少,才會出現財赤。但他認為稅收「一彈可以上返去」,而且政府財政儲備有過萬億,故不擔心財赤。
至於抗疫基金,他認為要找出符資格商戶及家庭太複雜,「最簡單應該人人派錢,錢落返市民手中最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