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兩個戰神 - 喬靖夫

MONDAY:兩個戰神 - 喬靖夫

上周談及前湖人總管名宿韋斯(Jerry West)憶述當年挑選拜恩時,向球隊拍心口保證自己選到了1996年「黃金一代」新秀裏最好的一個,而最終歷史亦證明確實如此,在那一屆眾多堂堂猛將裏,Kobe的生涯最是輝煌。每念及此,總是會令我聯想起該屆狀元兼最佳新秀艾華遜(Allen Iverson、左),比較兩人的歷程和際遇。

讀過不少球星紀事後就了解到,一個球員的家庭成長環境,其實塑造了他的性格作風,亦直接影響其生涯。從這個角度看,Kobe與AI真是南轅北轍的兩個人物。我是AI球迷,尤甚於欣賞Kobe,而AI在場上那種「小兵打不死」的搏命精神更無從否定。但客觀看,講到場外的專注與勤奮,AI確實被Kobe比下去了(雖然,在NBA裏不會被比下去的沒多少個)。這跟AI的低下層背景不無關係,對他這種出身的年輕男人而言,能夠活過20歲沒有坐牢或橫屍街頭就算是成就,能夠晉身NBA,已經是成功,更不免認為自己已經付出得夠多,想去享受成果,也是人之常情。

反過來說,自小就在職業球員老爸身邊成長的Kobe,耳濡目染下早早學會了享受鍛煉,並且從父親在NBA的挫敗,而領略到成為「最佳」有多重要。相比AI那種隨性發揮的天才球風,Kobe則是絕不容許自己有任何一面弱點,他的低位腳步、三分球和防守就是苦練出來的,一步步令自己趨向完美。這個差異,最終令他們生涯的成就高度與結束方式都很不一樣。

AI以經常帶傷奮戰而聞名,加上身材單薄,而在華人圈被冠以「戰神」外號。其實Kobe歷來承受的傷患不比AI少。在我心目中,他們兩個都是一樣可敬的戰神,一對各有故事的生命戰士。

喬靖夫
小說家+武道狂+籃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