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自本月8日實施強制檢疫令,規定從中國入境本港人士須接受14天檢疫。特首林鄭月娥日前聲言已將跨境人流減至「最低最低」,惟本報翻查過去一周入境數字,發現經機場、港珠澳大橋及深圳灣口岸入境的中國及其他訪客仍有約六千人;而經深圳灣口岸入境的訪客,除檢疫令實施第二天稍微下降,其後入境人數每日增加,較實施首日人數大升1.65倍。
記者:伍雅謙
政府引用《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修訂附屬法例,由2月8日起,規定任何人士從中國抵港,均需接受14天檢疫。根據入境處公佈資料,過去一周,本港仍有約14萬次人次經機場、港珠澳大橋及深圳灣口岸入境,其中中國訪客佔5684人次。
經港珠澳抵港毋須檢疫
特首林鄭月娥日前仍誇口稱,自措施推出以來入境人數大幅減少八成。上周二她亦以措施實施後兩天(2月8日及9日)的跨境數字,聲稱已將「跨境人流減至最低最低」,惟2月10日經深圳灣口岸入境的訪客人數隨即上升。
由於規例註明,從中國經香港轉機,又或由澳門經港珠澳大橋抵港,均不視為從中國來港,毋須接受14天檢疫令。因此,除非經深圳灣入境,否則只能靠入境人士如實申報過去14天曾否到過中國。
入境處數字顯示,截至前日已有逾4338人經深圳灣口岸入境,其中559人為中國及其他訪客。值得留意的是,經深圳灣口岸入境的訪客數字,除措施實行第二天有稍微下跌外,其後入境人數近乎每日上升,2月8日有46人入境,至2月13日已增至122人,升幅達1.65倍,入境人數在前日才稍為回落至100人。
政府公佈截至前日有5362人要接受檢疫令,非香港居民佔580人,反映檢疫令未能完全堵截從中國入境的訪客。檢疫令亦依靠入境人士如實申報,若有過去14天曾到過中國的澳門或中國居民,經由港珠澳大橋的澳門口岸來港,或有機會因瞞報而避過檢疫。
立法會議員陳淑莊認為,經深圳灣口岸入境的訪客不跌反升,不排除有中國訪客因當地醫療系統已無法負荷,便「避風頭」來港,「又見個檢疫做得差,認為有機會走得甩,不如嚟呢度(香港)博一博」,一旦感染亦可留港醫治。她亦指檢疫措施只靠訪客自律,或有漏網之魚,而現時已有逾五千人需接受檢疫,未來一周人數只會有增無減,質疑政府有否足夠人手監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