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昆馮力士在奧斯卡台上的發言,人人面書洗版;而我作為動物與生態的文化研究人,必然感動。因為祖昆的確走得很前,更與頒發最佳電影,已屆八旬的珍芳達,多次因為氣候變化參與集會而被捕,教世界看在眼裏,都會動容。
這正是祖昆上台說的,整個頒獎場地的所有人,都擁有聲音,可以為無聲者表達種種平權問題,遑論性別、種族、性取向、原住民抑或動物權利。然後他更提出一個例子,說人類自認有權讓母牛人工受孕,但卻偷走牠所生的小牛,再取走本來要餵養小牛的牛奶,加在咖啡和麥片裏。這種質詢無疑有力,顯示平權精神,就在反問人類為何有權無情地干預牠/他者生命。
祖昆發言動人,然而值得追問的是,這會是平權的唯一說法嗎?
有此提問,因為同一頒獎台上,也有今年影后雲妮絲惠嘉,在《星夢女神:茱地嘉蘭》裏,演活少年時入行而被萬千寵愛的Judy Garland,在中年後反而潦倒落寞,但仍然堅持在台上演唱的最後歲月——其實Judy Garland當年也是男同性戀者的認同對象,這除了因為她在17歲時演出的《綠野仙蹤》裏,跟被說成「怪誕(Queer)」的人做朋友之外,片首就見眾人合唱「Come Out,Come Out……」而如同出櫃宣言;Judy長大後的「雌雄同體」打扮歌舞演出,更讓同性戀者看到,她上身紳士禮服而下身女裝熱褲,都為之目眩。
雲妮因此在台上發言,說及Judy人生尾聲黯然,但一直奮鬥到底,都是「英雄」;然後雲妮提到連串名字,包括登月第一人岩士唐、首位上太空的女性薩利賴德、美國工運領袖Dolores Huerta、網球壇威廉絲姊妹、歌手Bob Dylan、演員而同時參與兒童事務的Fred Rogers、導演史高西斯,以及在歷史留名的美國廢奴運動者Harriet Tubman,似點出英雄處處,卻不是人人揚名立萬,但都為理念奮鬥。
然後雲妮關鍵發言,正是說:「我們為英雄慶祝,其實更在提醒我們,大家都生而為人,本在團結。」這一句更響亮,是點出人各有志,但說到底大家都是人類而平等無異。這話跟祖昆發言不同之處,雖說後者的例子動人,但所點出的無疑暗示了人類與動物的區隔,才會有自忖位高的人,去奪取牠者一切;至於雲妮卻說出了本無區隔的眾生,莫論英雄或揚名與否,總要為生存打拼。
是故,祖昆說的,是差異;雲妮說的,反是在眾生打拼裏,看到相同屬性。這裏無意為兩者分出高下,但所謂平權發言,無論為人種與動物,雖說祖昆所舉例子動人,但不可或缺的,亦有雲妮那種平等視覺,更見眾生情味。
撰文:陳嘉銘
娛.文.樂
陳嘉銘,以文字品評娛樂,用筆桿敲擊文化。在大學教授電視電影,於生活敬愛動物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