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廁設計差 專家籲棄踎廁

公廁設計差 專家籲棄踎廁

【本報訊】武漢肺炎爆發後,專家多次呼籲公眾沖廁前應蓋上廁板,以免病毒隨沖廁水溢出。但香港廁所協會指食環署轄下公廁一般都使用踎廁,沒有廁板;公廁抽氣系統亦往往把廁內空氣直接抽出街道,影響公共衞生。

保鮮紙包氣喉難阻漏氣

香港廁所協會副社交委員蘇金標指出,政府應重新考慮應否續用無馬桶蓋踎廁。他又指即使為傷殘人士而設的公廁通常採用坐廁設計,但沖廁水掣太緊,需長時間接觸水掣,他建議改用感應式設計。協會亦發現,公廁往往將廁內空氣抽出街道,指疫症下應改變做法,如加裝負壓系統過濾廁內空氣、以具消毒效果的強鹼水取代落臭氧水沖廁。

青衣長康邨康美樓有住戶疑因非法改裝排氣管,導致肺炎病毒入侵。協會早前曾進入康美樓兩個單位觀察,發現有居民在屋內排水管道掛放雜物,喉管易因碰撞破損。協會副主席熊志權又認為,以保鮮紙包起氣喉不能阻止氣喉漏氣。

熊指出,沙士後大家都知要在地台去水位倒水,保持U形渠位有水,但水位可能因自然蒸發或洩漏等原因下降。他建議每星期至少兩次倒水落地台;沖涼或去廁所時勿開抽氣扇,以免把坐廁內的臭氣連菌抽入屋。

■記者袁楚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