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大爆發】
【本報訊】武漢肺炎仍未受控,醫管局保護裝備捉襟見肘,外科口罩、保護衣等裝備庫存僅夠用一個月。醫管局朝兩大方向「慳裝備」,將於未來兩星期縮減非緊急服務,延後大部份預約手術及檢查,料有10萬人次受影響。同時,醫管局籲員工謹慎使用裝備,勿「用高一格」。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批評,局方叫醫護不要亂用保護裝備,只會打擊士氣,口罩不足更是行政失當。
記者:張雅婷 陳沛冰
醫管局重新點算保護裝備庫存,確定目前有約1,800萬個外科口罩、220萬件保護衣、110萬個N95口罩及50萬件保護面罩,僅夠一個月使用量。醫管局總行政經理(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何婉霞承認物資供應緊張,由於很多國家將有關裝備列為戰略物資,不准出口,即使訂了都未必運到,貨到都未必夠數,呼籲員工謹慎使用物資。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聯網運作)張子峯同樣呼籲醫護慎用防護裝備,「𠵱家係積穀防饑……要謹慎咁用。我們希望預留一些合適裝備畀最前線、接觸新型冠狀病毒病人嘅同事。我哋知道同事係擔心,但喺呢場戰役,希望大家齊心,如果大家都『用高一格』,就真係會預算唔到」。
除了醫護要「慳住用」,病患亦要配合。張子峯預告,為將防護裝備留給最前線醫護人員,局方會在本星期起進一步減少非急症和非必要的服務,盡量減少醫院人流,當中大部份預約手術及檢查需要延後,包括內窺鏡檢查、腸鏡檢查、心臟檢查等等。一半預約覆診亦須延後,而一些緊迫或急切的服務會維持。
張子峯估計,每日將有一萬人次受影響,粗略估計未來兩星期有十萬人次受影響。局方的服務安排將會按照實際的情況,每兩星期作出一次調整,現時仍難以估算整體受影響人次。
何栢良認為,醫管局不相信臨床醫護人員對使用保護裝備有專業判斷,局方只叫同事不要亂用保護裝備,只會打擊士氣;現時口罩不足是行政失當,「就算供應有樽頸,都唔可以犧牲叫同事重用」。
叫管理層上前線打仗
何栢良建議具有臨床專科資格的醫院及總部管理層,應每周一節到臨床工作,與前線一起打仗,「上前線睇吓同事點用保護裝備,如果認為某啲程序唔需要用N95,你示範點樣做,唔係留係大後方就叫人上去做」,稱這樣才能重建員工信心。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認同減少非急症和非必要的服務可節省保護衣及N95口罩,但不可長久:「病人一定受苦,長遠服務都受影響,係無辦法之中嘅辦法。」
另外,網上流傳東區醫院2月13日的保護裝備資料,稱該院眼罩使用量預計可用20日,而藍色及黃色保護衣則不足10日。醫管局未有正面回應,僅稱會盡力確保前線醫護人員有足夠保護裝備照顧病人,並呼籲謹慎使用。
何栢良建議醫管局應引入先進物流管理方式,才能準確掌握各醫院各病房、各倉庫及總部庫存量等所有保護裝備數據,並每日公佈,才能穩定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