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疫情持續、銀行接連推紓困措施,支援對象由中小企、零售服務業延伸至個人客戶。金管局亦發揮推手角色,透過去年社運以來成立的銀行業中小企貸款協調機制,發揮「及時雨」支援;其中個人住宅按揭貸款客戶,若因暫緩還本金(還息不還本)安排,導致按揭年期超越30年上限的監管要求,該局容許銀行按特殊需要「彈性處理貸款年期上限」。銀行界及市場認為此舉有助手頭現金緊絀的供款人,紓緩每月還款重擔。
該局2012年9月推出第5輪逆周期措施時,因注意到新造按揭貸款平均年期有延長趨勢(當時平均25年),故要求銀行把所有新造按揭貸款年期上限設定為不超過30年。
由10間活躍於中小企貸款主要銀行組成的中小企貸款協調機制,周二召開了特別電話會議,是機制成立以來第三次會議。擔任召集人的金管局昨公佈,與業界商討如何加大力度支援中小企,八家與會銀行已響應該局早前呼籲,推支援中小企措施;餘下兩行亦將於短期內出台,也有非與會銀行響應。各界亦藉機討論幫助個人客戶紓困措施,該局會上表明,儘管正常情況下銀行須遵守按揭年期不逾30年上限,但業界可根據客戶情況彈性處理上限。
中原:減輕供樓負擔
有零售銀行主管表示,延長年期上限有助降低每月還款金額,與還息不還本功效相類;當供款人手頭現金緊絀時,此舉有助紓緩重擔。為節省利息支出,他指一般供款能力足夠客戶,按揭年期多介乎20至25年,但大行客源廣泛,或有較多個案年期達30年。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指,該局最新數字顯示,平均按揭期已連續兩個月維持達327個月(27.25年)高位,反映市場有延長供款年期需求,新措施有助減輕供樓負擔及通過供款壓力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