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年投擲巨額向在美研究的學者招手,被美國質疑背後是盜取敏感科技的動機。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系主任上月就涉隱瞞與中國政府的財政來往被拘捕;鑑於過往甚少有居此高位的學者因此被捕,消息震驚整個美國學術界,同時也揭示了中國資助計劃的龐大規模。
向中國傳遞敏感資訊
美國近月來起訴了多名中國籍研究生涉嫌偷運研究資料或結果返國。而獲譽為納米技術先驅、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系主任利伯(Charles Lieber)上月也成當局目標,涉嫌隱瞞與中國政府的財政關係、沒有申報參與中國招攬海外科學家的「千人計劃」被捕。
起訴書指,利伯曾簽訂協議擔任武漢理工大學的「戰略科學家」,獲取月薪、生活費和在武漢成立實驗室的資金。美國麻省檢察官萊林指,利伯與中國合作「定義上是向中國傳遞了敏感資訊」,當他向武漢理工大學研究員傳遞資訊時,「那些研究與專業知識就可任由中國政府運用」。
美國司法機關正在深入調查,這個中國政府於2008年開展的「千人計劃」和參與的學者。計劃以極為豐厚的待遇,吸納海外學者到中國作研究,起初主要是吸引留學海外的中國專才回流。分析指,計劃有過萬名學者參加,包括不少政府和美國企業的研究員,他們最高可獲現職收入的四倍起薪點。
萊林形容,計劃是「中國政府仔細地設計來填補他們眼中的戰略空缺」。而有美國科技與國家安全研究員提醒,當局要糾正這些行為的不當之處,但亦要「不損害全球研究和科研生態」。
美國《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