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覆診時,最常見的問題是:「醫生,咁我有無緊張過頭?都算正常嗎?」
面對難以預測的疫情,一邊要為自己和家人撲口罩,買消毒用品,另一邊又要在工作上作各種新的安排,調到不同的崗位,擔當不同的職務,甚至為公司設計應變的計劃等,難怪大部份病人,特別是疫症的頭一、兩個星期,無可避免地感到一定程度的壓力、不安、甚至驚恐,也很自然擔心家裏的小朋友,或分開住的老人家的防禦裝備是否足夠,擔心他們有沒有做好保護自己的措施,擔心他們的安全。
這些憂慮和擔心,可以說是應該的,但當突然同一時間遇上這樣多的不明朗時,很難知道自己的擔心會否太多,還是太少,究竟幾多的憂慮是合理,幾多是過多,幾多是不夠,難怪不少患者覆診時都會問:「我到底有無驚過頭呢?合唔合理?」
其實,大部份人都不是一部邏輯機器,面對不明朗發展時,自然有一定情緒,若想知道驚恐情緒有否引致情緒失控甚至爆煲,其中一個簡單的方法,便是留意晚上的睡眠質素,特別是上床後能否快入睡,會否於睡前輾轉反側,半夜有沒有醒來,會否較平時多醒,能否很快再入睡等。
可能因為經歷過零三年沙士疫情,對於今次肺炎疫情並不完全陌生,所以,雖然恐慌情緒無可避免,不過,大部份病人覆診時,都肯定的告訴醫生:「瞓覺無問題喎,瞓得着,半夜都無醒多到,同平時一樣。」如果睡眠質素沒有變差,可以反映當事人的情緒沒有失控,暫時可以集中擔心抗疫,不用另外擔心自己的情緒病有沒有退步或惡化。
除了病人外,一般市民想知道在抗疫期間,有沒有過份驚恐而出現情緒失控,也可以留意一下自己或家人朋友的睡眠質素,只要沒有難以入睡,也沒有較平常多醒的話,便不用過份擔心情緒反應是否過度。不過,如果一旦出現失眠的情況,也有其他情緒不穩的徵狀,便需要考慮早點求助。
http://fb.me/1486drlee
李德誠 精神科專科醫生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