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日啟用屯馬綫的港鐵,疑是散播退伍軍人桿菌元兇!衞生防護中心過去近兩星期,針對一宗調查11名患者連環感染退伍軍人症個案,昨深夜發稿表示,在患者住所附近的彩虹站,抽取多個淡水冷卻塔的水樣本化驗,發現其中三個冷卻塔樣本所含嗜肺性退伍軍人桿菌濃度高於行動水平。中心建議港鐵全數停止冷卻塔運作,並須全面清洗及消毒。
衞生防護中心2月1日開始陸續發現多達11名、年齡介乎65至84歲的長期病患長者感染退伍軍人症,他們居於黃大仙彩虹邨、觀塘坪石邨、九龍灣啟晴邨等,當中兩人於潛伏期外遊,其餘一直留港。中心已聯同機電工程署多次視察,以及在患者居所抽取水樣本及環境樣本,但沒驗出退伍軍人桿菌超出行動水平。
影響冷氣系統 出入恐中招
近兩周後,中心突於昨晚公佈,發現位於11名患者居所附近的港鐵彩虹站,2月4日前抽取的四個淡水冷卻塔的水樣本中,三個的嗜肺性退伍軍人桿菌濃度高於行動水平。中心指,港鐵已分別於2月4日及2月12日消毒;但因消毒前的樣本含菌量「超標」,中心要求港鐵暫停所有彩虹站全部四個冷卻水塔運作,全面清洗及消毒。中心人員將再次採集水樣本。《蘋果》正向港鐵查詢事件。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指出,退伍軍人桿菌潛伏期約2至10日,若患者曾於近期使用彩虹站出入,不排除該站就是播毒元兇。他續指,冷卻水塔若有病菌,多數影響中央冷氣系統或冷熱水管,不排除站內各個出口、以至月台等均會帶菌,「尤其彩虹站月台仲會開冷氣」,認為港鐵應審慎起見,關閉彩虹站全面檢查及消毒。他又指,今次群組感染者之多非常罕見,「一年全港都係得80至100宗左右,今次一單就佔八分之一」,認為港鐵每日服務數以百萬計人次,不應成為病菌溫床,期望港鐵向市民負責。
另外,屯馬綫一期今日通車,顯徑站、鑽石山站擴建部份及啟德站等三個新車站正式啟用,由大圍前往鑽石山減省約八分鐘時間,成為馬鞍山、啟德居民往來九龍灣、觀塘等一帶新選擇。雖然轉乘屯馬綫相對巴士車程快約數分鐘至十多分鐘不等,惟車費明顯較貴,如馬鞍山去鑽石山,屯馬綫車程比286M巴士線快約6分鐘,車費卻高近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