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大爆發】
【本報訊】林鄭處理疫情慢N拍,醫管局採購防疫裝備又不力,前線醫護安全堪憂。護士協會昨發起名為「保護你」行動,反對「慳住使」原則,籲公院護士按既有標準感染控制指引,向上司索取每日四個口罩和四套保護衣,截至昨日下午5時,已收到110宗防疫裝備不足的投訴。醫管局員工陣線有成員投訴,指伊利沙伯醫院昨派員沒收部份病房的N95口罩,質疑醫管局意圖。
記者:謝明明
護協指,該110宗投訴遍及醫管局七個聯網,九龍西及新界東聯網佔最多,分別有26宗及23宗,大多涉個人防護裝備及N95不足。有護士更投訴,大埔那打素醫院所有防護裝備都不足;東區醫院被投訴負壓房不足。護協已將個案轉介醫管局跟進,呼籲業界致電護協熱線提供資料,以便作出跟進。
工會質疑有部門獲高規格裝備
護協今日在報章刊登廣告,指按照醫管局感染防控指引,普通病房、疑似個案病房或隔離病房的病人,應每日最少獲發兩個外科口罩,以及每張病床有一支酒精搓手液。而每名護士每更應至少獲派四個外科口罩及四套個人防護裝備;如要在疑似個案病房當值,最少要有兩個N95及兩個外科口罩,以及四套個人防護裝備;如在隔離病房當值,除應獲發至少兩個口罩,更要在每完成一次護理程序後,更換全套防護裝備,強調為防止及減低醫院交叉感染,「保市民、守醫護」,應遵守醫管局的感染控制標準。
醫管局員工陣線指,有成員投訴伊利沙伯醫院昨派員到各病房點算N95口罩,有數間病房N95被全部沒收,有病房只收剩數個。工會指出,當醫護人員進行包括插喉、抽痰等,會產生氣霧劑的程序時,須佩戴合適的N95才能避免吸入含有致病病原體的氣霧。工會批評醫管局未能妥善管理防護裝備存貨,更沒收前線的N95,反問醫管局意圖,「到底醫護人員應冒着受感染風險,在沒有裝備下進行程序,還是無奈地看着病人病情惡化甚至失救呢?」工會亦質疑港府分配防疫裝備有偏頗,「為何某些政府部門在駐守馬路時,可以使用高規格的個人防護裝備?醫管局內竟然沒有次一等的充足存貨?」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何婉霞昨被追問沒收病房N95是否應對護協行動,何無正面回應,只重申醫管局貫徹用得其所原則,指口罩供應緊張,呼籲同事合理使用。她表明口罩存貨量約有一個月,已加快訂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