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 愛‧抗疫前線醫生重拾新婚甜蜜

2.14 愛‧抗疫
前線醫生重拾新婚甜蜜

【肺炎大爆發】這個情人節,看不見情人的淺笑了,口罩把梨渦與笑靨都與世隔絕了。今年的2月14日,社會瀰漫的氣氛不是甜蜜,而是恐懼。前線醫生在情人節前夕,不是去買花,而是忙於購買漂白水和他已半放棄狀態的口罩,因為出街要用口罩而未決定是否與伴侶享受燭光晚餐。新人則因為疫潮而苦惱於是否如期舉行婚禮,不少海外朋友因為入境限制或害怕染病而不來香港,同時他們非常憂慮聚餐的風險。情人節本是花店的黃金檔期,一個節日抵上半年營業額,然而近日花墟非常冷清,花店的生意額大跌七至九成,有店東表示會在情人節後結業。  記者:趙曉彤

前線醫生Sam(化名),會檢查送院的疑似武漢肺炎個案,「不過係咁啱中唔到個確診咁解,哈哈」。談起高危工作,Sam語調輕鬆,他的太太Lily(化名)卻頗為憂慮:「佢每日返工之後,你唔知佢會唔會……」,「死咗?」Sam笑道,Lily續說:「會唔會返唔到嚟啊,會唔會要隔離啊、有事啊。」

疫潮來襲,他們的相處變得甜蜜了,即使新婚時也不致於這樣——Lily每天送Sam出門工作前,兩人都會擁抱與親吻,Lily心裏想着:「今晚會唔會見到佢呢?」

Sam表示,因暫時未有太多確診個案,所以他仍與妻子和家人同住,但如果再多一點確診案例,到時很可能要隔離或少點見面,因此,兩人非常珍惜現在的相處時光。「我係驚惹到佢箒」,Sam說罷,Lily立時回應:「又唔驚畀你惹到嘅,我覺得惹到咪惹到囉,生死有命,恐懼係好驚佢放工時見唔到佢。」

前線醫生Sam與太太Lily因疫潮來襲,關係變得更甜蜜。
受訪者提供圖片

醫護士氣低「好似打輸場波」

每天接觸疑似個案,Sam表示自己選擇了做醫生,就不能擔心會否被感染,然而面對着不作為的政府,令病人置於風險裏,而醫護人員也憂慮着裝備是否足夠,他深感無奈。Sam參與了五天醫護罷工,政府始終不肯封關,雖然有人表達對醫護罷工爭取到「部份封關」的謝意,Sam卻認為:「封關呢就係有同冇㗎箒,好似開水喉同閂水喉咁,冇得閂一半,閂一半即係開。」

罷工結束後,重回醫院工作,Sam感到同事之間士氣低落,「輸咗囉,好似打輸咗場波咁」。醫管局連醫護人員是否有充足的防護裝備也無法確定,就令他們更灰心。Sam強調,無裝備他就不會工作,「你會害到自己、害到病人,你唔知中招嗰個係你定係你個病人」。他認為,醫護缺裝備的日子不是太難預見。

外出度節憂「用多個口罩」

情人節前夕,Sam外出的購物目標不是鮮花,而是漂白水與消毒藥水,他也希望可以買到口罩,但已處於半放棄狀態。他試過網購和排隊買口罩,卻總是失敗而回,他的家裏每個人只剩20個口罩,而大家每天都要外出。Sam在醫院工作外,這廿個口罩「慳到可以用一至兩個月,當然唔係正確使用方法」。這半個月,Lily看着Sam為了做正確的事而參與罷工、為疑似患者診症,她感到更認識對方,「我會覺得,都冇揀錯——係一個心裏面好有想法、有追求嘅人」。

今年情人節,他們因顧及「用多個口罩」而未決定外出用膳或在家與家人一起吃飯, Lily表示日日都是情人節,Sam則表示情人節是提醒了他要去拍拖,多一點彼此相處的時光。

花店生意差「有錢留返買罩」

情人節前夕,花墟店舖前放滿了情人節花束,有些店鋪更在花束標明鮮花「不是來自大陸,不會傳染病毒」,然而受疫情影響,從早到晚,花墟都頗為冷清,有店主表示農曆新年與情人節是花店最賺錢的時間,兩個節日合起來可抵一年生意額,但今年情人節,有店鋪表示生意額不知有沒有去年一成,「啲人有錢都留返嚟買口罩啦」。

有花店推早鳥優惠,逆市中吸引客人。
李潤芳攝

Elaine表示花店門市的情人節鮮花銷情只有往年三成。

敵不過疫情 斬纜免蝕

柏斯花藝在花墟共有兩間店,全店都在售賣情人節花束,店舖掛滿情人節裝飾物,然而負責人Aman表示生意比去年急跌四成,其中一間店,昨日全日開舖也沒有15個客人走進來,「(情人節)生意從未試過咁差」。與花墟不少花店一樣,Aman過往也會在中國昆明等地入貨,但因疫情令內地花市停業,他們只能從荷蘭等地入貨,成本高了一倍,但售價卻比往年低兩三成,「個市唔好,大家承受緊好多壓力」。

另一花店「嘉馥」分別售賣鮮花和保鮮花,後者可擺放兩至三年,負責人Elaine表示花店早於去年預計情人節生意額,當時認為今年情人節在星期五晚,生意應該非常理想,然而疫潮來襲,條街「靜到痹」,他們的門市鮮花生意只有去年三成銷量,幸好網購保鮮花未受影響,當日有幾位花藝師在店裏趕工製作情人節花束。另一售賣乾花為主的花店Pause Rewind & Fastforward的門市生意大跌八成,負責人Canny表示,他們另有網上訂花服務,雖然訂單與往年相若,但營業額卻只有往年三分一,「大家個budget細咗,同埋少咗人想買花,冇心情慶祝」。花店去年5月在花墟開業,Canny說這是她與姐姐的心願,希望可以在最傳統、最認真「做花」的地方擁有一間自己的地鋪,店舖裝修花了很多心機。

去年5月開業,頭一個月的營業額令她們喜出望外,原來慣了在花墟買鮮花的人也會買乾花,但6月反送中運動開始後,營業額已跌了四成,Canny仍在店鋪門前弄了一幅連儂牆,希望「好多藍絲」的花墟至少知道抗爭者的訴求。沒料疫潮下的情人節成為花店生意致命傷,Canny打算在情人節後結束生意,因為繼續營業是蝕舖租外再蝕營運成本。

新人擺酒 口罩搓手液「贈興」

這是Vivian與Joshua婚後的第一個情人節。幾天前,他們完成婚禮,這個婚禮差點因為武漢肺炎而延期或取消,時值「聚餐感染」高峯期,他們與酒店、親戚、兄弟姊妹團不斷商討對策,又致電給每個來賓,問清楚對方的出席意願,直至婚禮前一星期,才確定婚禮如期舉行,但進場必須量體溫,為每個來賓預備一個印了他們名字簡寫的白口罩,和一瓶小小的酒精搓手液。

Vivian與Joshua的婚禮在疫潮中進行。

每個來賓獲贈白口罩。

勸大陸親戚別到賀

Vivian有一半親戚是大陸人,任職護士的Joshua,雖然工作的醫院沒有急症室,感染肺炎的風險相對較低,然而他有一大群前線護士朋友,這些朋友也非常憂慮自己是否適合參與婚禮。考慮其他來賓的感受,Vivian惟有哀求母親「做醜人」,勸喻大陸親戚不要來香港,Joshua則安排護士朋友坐在最遠離人群、靠近兩個大窗的一圍檯。婚禮上,除了牧師、新人和兄弟姊妹團,其他人都必須全程佩戴口罩,只有吃飯和拍照時可以短暫除下。

一星期時間,託海外朋友幫忙極速解決口罩與酒精搓手液的貨源後,他們最苦惱是如果真是有人進場時發燒,是否必須請對方離開。為免尷尬,他們又再次致電提點親友,出門前必須先行量度體溫,若發燒請勿出席,但如果來到後量到發燒,還是要「鼓勵」他們離開求診。

萬事做足,但最後出席人數只有預期的三分二,除了內地親戚同意不來香港,他們有很多外國朋友,因非常憂慮來港後會染病,或者從香港返國後必須隔離14日,最後還是在婚禮前三、四日決定不來港。他們逐個朋友致電查問時,原本約有20個朋友決定不出席,後來又多了十幾個臨時缺席,原因是自己或家人有些感冒病徵。

Vivian說自己有點完美主義,從上年5月開始籌備婚禮,希望婚禮每個細節都如自己想像一樣,然而疫潮襲港,來賓少了,很多照片都因為所有來賓都戴了口罩而沒有預期的漂亮效果……所有的不完美,Vivian卻覺得不重要了,甚至誰能夠出席婚禮都不要緊,只要前來的人都感到開心就可以了。

婚禮過後,兩人鬆一口氣,處於休息狀態,不太記得即將就是兩人往年非常重視的情人節。「原來好多事都係無法控制,呢一刻你結婚好開心,下一刻可能已經係封關、疫情急變」,Jushua說,但他認為:活在當下,家人與情人仍在身邊,已很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