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運動加上肺炎肆虐,大量賓館陷於「冇客到」的經營危機。有港人找到商機,索性購入賓館轉做時租酒店,大吸本地缺乏私人空間的後生仔生意。這對情侶檔老闆Joe、阿儀指,「喺情人節檔期,炮台山店已全日爆滿」,而未有宣傳的尖沙嘴店亦已半滿。
Joe及阿儀指,明天情人節的檔期,兩店共9間房的預訂排得密密麻麻,截至周三,炮台山店每間房做到4至5轉,尖沙嘴店亦已經半滿。Joe稱疫情肆虐下,香港人減少外出,情侶的私人空間更見缺乏。
生意較反送中前多四成
兩人去年初於炮台山以80萬元頂手一個四房賓館,撞正反送中運動,自由行生意大減,兩人於是在去年中將業務轉型時鐘酒店,生意比反修例風波前反升四成,「香港人冇自由行唔會死。平時都做到3轉客,好多人午飯時間都會嚟,夜晚又做兩輪客。有客人上嚟只係為一個私人空間打機、睇Netflix。」
日租一晚通常收費300至400元,改為時鐘後,收費兩小時200元。Joe與阿儀見經營時鐘酒店有生意,去年尾以低價30多萬元,頂手多一間五房賓館,插旗尖沙嘴,於今年2月初開張。
他指,很多賓館老闆不懂轉型,惟有將賓館劈價出讓,「以前做自由行生意好易,雖然每間房利潤少過時鐘,但成團人咁接,唔使好多時間管理。現時做時鐘酒店,流行無人店模式,要WhatsApp接單、網上宣傳,對上年紀的老闆較吃力。」
現時在處理生意買賣的中介公司網站,有多達80個賓館放盤廣告,中介經紀Raymon指,往年平均每年放盤只有10多個,叫價上百萬元,現時劈價至50多萬元。
Joe指不少賓館頂手後,都轉型為時鐘酒店,出現更多競爭,加上酒店大劈價,故他花大半個月改造本已四正的賓館,「例如添加不同國家的風格,日本風的塔塔米房,呢啲香港好少有。」
記者:孫樂祈